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缺血性结肠炎3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4-08-31

王木成 朱瑰蓉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壁血液灌流不良引起的结肠缺血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基础性疾病。现就我院近年来经临床、内镜明确诊断的32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院1999年12月~2009年5月,经临床、结肠镜、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缺血性结肠炎住院病人32例,男13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0.68:1,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7岁,60岁以上者24例,占75%.

1.2 临床表现 均出现急性腹痛,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多位于脐周及左下腹;30例有血便(93%),鲜血便20例(66%);25例有腹泻(78%);8例有腹胀(25%);6例有发热(18%);所有病例大便潜血试验均阳性。

1.3 基础性疾病 27例(84%)伴随着下例一项或几项基础性疾病:高血压20例(62%),冠心病18(56%),便秘12例(37%),糖尿病10例(31%),高脂血症9例(28%),既往子宫或卵巢手术4例(12%),结肠手术2例(6%)。

2 结果

2.1 结肠镜检查 对急性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者于发病后3~5天内行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本组患者病变累及降结肠+乙状结肠8例(25%),乙状结肠8例题(25%),降结肠7例、(22%),脾曲部5例(16%),降结肠+脾曲部4例(12%)。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楚。根据Marston等按结肠缺血程度分型[1],本组患者一过型29例(91%),表现为结肠粘模不同程度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淤斑,散在糜烂,不规则溃疡或纵行溃疡,严重者可呈结节样改变;狭窄型3例(9%),表现为粘膜明显充血、水肿,粘腊皱襞增厚,肠管痉挛,管腔狭窄。本组无坏疸型。

2.2 病理检查 32例患者均做了病理检查。见粘膜水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32例(100%),粘膜上皮变性、坏死、糜烂形成18(56%),肉芽组织增生10例(31%),小血管内纤维素样血栓形成8例(25%)。

2.3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均住院治疗,主要予禁食、补液,静滴复方丹参,口服潘生丁等治疗。29例于1周~2周内症状消失,另3例4周后仍有间歇性腹痛。

3 讨论

本病1963年由Bo ley提出[2],1966年Marston等报告了16例,并将其命名为缺血性结肠炎,并按结肠缺血程度分为3型:一过型,狭窄型,坏疸型[1]。

多种病因可诱发本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可导致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微小血栓形成,致肠壁血液灌流减少或中断,引起局部肠粘膜缺血、损伤。腹部手术史者术中损伤或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便秘患者因肠腔压力增加及肠蠕动增强均可引起肠血流减少,粘膜缺血、损伤。本组84%病例有上述因素。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本组1:0.68,提示老年女性为本病高危人群。起病多为急性,常见症状有腹痛、腹紧、血便等,多为3种症状同时发生。腹痛以脐周及左下腹多见,轻重不一。血便以鲜血便为主,也可为暗红色血便,血水样便等。对于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突发腹痛、腹泻、便血应考虑本病可能。早期结肠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发病24~48小时内检查,病变更典型,因为一过型缺血性肠炎一周后病变可减轻或消失[3]。

本病的内镜下特点是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楚。一过型表现为结肠粘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散在糜烂,不规则形或纵行溃疡,严重者可呈结节样改变;狭窄型表现为粘膜明显充血、水肿,粘膜皱襞增厚,肠管痉挛,肠腔狭窄。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因为脾曲至乙状结肠是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与髂动脉血管交界处,血管发育不良,狭窄易缺血[3]。本组病变全部发生于左半结肠。

非坏疸型缺血性结肠炎预后好,本组全部内科保守治疗,29例于1周~2周内症状消失,另3例4周后仍有间歇性腹痛。若有并发腹膜炎或梗阻症状者,对药物治疗反应差,同时全身情况恶化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1]Marston A,Pheils MT,Thomas,ML,et al.Ischemic colitis[J].Gut,1966,⑴:1-15.

[2]Boley SJ,Schwartz S, Lash J,et al.Reversible vascular occlusion of the colon[J].Surg Crynec Obster,1963,116⑴:53-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