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4-08-31

黄国良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场所。课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式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仍存在学生课堂听课专注力不高,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效果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课堂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策略,就显得迫切与必要,那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有哪些呢?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创设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开课时能否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前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形式来集中专注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简便运算的教学中,提前准备了两张题单,(①5200÷65-24-13;49+639÷9×54,②135+137+63+65;4×19×25,),通过课件将两组题单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两个组,男女生各为一组,男生组完成第一张题单上的两道题,女生组完成第二张题单上的两道题,所有学生完成计算时,看哪一个组用时最短?随着老师的计时开始学生开始计算,结果女生获胜,这时老师提问女生为什么会获胜呢?学生一定回答因为女生做的这两道题能用简便运算,从而导入课题。

2开展课堂实验活动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及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对某个数学问题动手操作,使其在动手操作中总结规律并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樂趣,这样做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中,让学生将老师课前准备的不规则物体放入装有一定水量的容器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容器里的水位上升了,取出不规则物体容器里的水位下降了,再将不规则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发现有水从容器中溢出,从而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或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或者就是溢出部分的水的体积。

3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强既复杂而又抽象的学科,具有较强的运用性特点,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然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运用性的特点,导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教师应鼓励现实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达到推动数学教学“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4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采取这一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操作与实验、小组即兴表演、小组评议、小组辩论、小组竞赛等。在知识的重难点与关键处;在寻求规律性的问题、选择解题策略处;在学生间互评互查、小组竞争性作业处,一般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如:在小组合作中,教会学生在小组内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的长处,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把自己的意见讲清楚。进行组内交流、研讨,达成共识,教师还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尽可能的参与他们的学习活动,对于不能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的小组多扶持一点,对于学困生则多辅导一点。在集体反馈时,告诉大家要注意倾听别组的意见,同时还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好、效果明显的小组则要及时肯定、及时褒奖。

5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反思,特别是课后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是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小学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有针对的开展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