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921》:百年风华、百舸争流的建党群像

时间:2024-04-23

庄嘉

席勒说:“真正勇敢的人,敢于用生命去冒险,绝不会用良心去冒险。”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首批中国共产党人扛起救亡图存之重任,以生命为代价,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崭新纪元。

“救亡图存、追求真理”的主旋律影片《1921》在红七月红透院线,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意义,更蕴含了中国民众对党的爱戴和对先烈的怀念。在执导《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监制《建军大业》等一批主旋律电影后,导演黄建新对此类题材早已驾轻就熟。电影《1921》由他和深谙沪上风土民情的郑大圣导演联合执导,承载着哲学、历史、社会、政治等多维度思考。

该片另辟蹊径:在众所周知的故事中提炼史诗性元素,将生活化、接地气的主线故事,与充满象征和隐喻的写意场景相结合。影片主線故事叙述独特,选择李达夫妇为“第一视角”,令人耳目一新。在建党史上,李达上承“新文化运动”,下启“建党初期革命工作”,是中共一大的筹备者和主要参加者,他的“视角”兼具接续性和完整性。而他跟王会悟恰逢新婚、伉俪情深,也为故事增加了些许“烟火气”,增添了影片与观众的共情因素。

在“群像”塑造上,电影《1921》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简笔素描”的写意手法,通过几笔“点划”、抓住片鳞半爪,对人物予以十分传神的描摹。13位中共一大代表,并不是一个群体符号,而是各有其性格、思想、经历,参加此次会议的发心自然也有所不同。有的怀着崇高理想、有的怀有政治野心、也有人只是为了“赶时髦”……

影片再现了烛光下何叔衡讲述的“想要抬起头来做人”和夜色里李达诉说“日本人的火柴”的两个感人故事。也描绘了那个“开会”、度蜜月两不误,做作骄奢的陈公博;因为陪女朋友吃冰激凌、坏了肚子,错过最后一天会议的周佛海……等插曲,都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通过本片,我们记住了李汉俊多次面对法国巡捕的机智、冷静,用一口流利的法语化解危机;记住了初来上海觉得什么都新鲜,迫不及待要出去“见识”,晚归后翻墙而入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他们当时都才20岁上下,他们是革命者,也是心性活泼的青年;也发现了张国焘迫不及待地与共产国际代表私下会面,强烈的权力欲那时便已初见端倪……

作为一部历史剧、政治剧,电影《1921》的使命当然不止于“讲述”。在打造这部“史诗”作品的过程中,主创团队显然查阅过了大量史料,为故事的发生“编织”出广阔、细密的时代背景。

从宏观方面来看,与建党故事并行的,还有一条支线,即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主线、支线并行,进一步引导着观者思考:中国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与主线、支线缠绕在一起的,还有一些微妙线索,比如国际反共势力的围追堵截、日本间谍的暗中渗透、租界势力的权力寻租……它们仿佛一股暗流,在主线与支线背后涌动,烘托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

此外,从微观层面来看,许多党史中曾讨论较多或者备受关注的细节,在影片中得以巧妙表现。比如,陈公博夫妇居住的大东旅社的一声枪响,它是确定中共一大具体时间的重要依据;又比如,法租界密探对中共一大的破坏,具体细节在相关人员记忆中尽管存在差异,也反衬出建党伟业曾面对的波谲云诡的时代特点。

精细的历史背景营造,使得电影“史诗”般的笔墨更具厚重感和震撼力。伴随它的铺陈、递进,那段百年前的建党纪元也在观者心中徐徐拉开帷幕,潜移默化间唤醒了人们心底的感动和奋力前行的力量!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