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苏茜
摘要: 情景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它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如今各教育阶段老师都在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利用情景教学法构建多元化教学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融入数学知识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涵。本文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借助情境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幫助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老师要科学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将其融入数学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构建不同形式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去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的构建,让学生看到最直观、形象、真实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美学和魅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实质性作用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们会把学习兴趣看作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学习期望后,会付出行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会记住三角形、方块等辅助教学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示范,然后向学生提问针对性问题,让他们联想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图形,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简化数学知识理解难度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主要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通过数学的有效较强情境的构建,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去主动汲取经验、反思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从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由于解题过程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所以解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三)促进学生问题意识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放映程度,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心,挖掘出学生的各项潜能。在日常教学中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给出最佳答案,让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能够对教学情境进行反思,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原则性
(一)需遵循展示性原则
从心里学角度讲,人的心理活动时通过外在物质活动的转化过程,由外在物质活动发展成内在认知活动。而小学课程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外在的、固有的精神活动,科学合理利用视觉材料,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中过程,让学生思维过程逐渐清楚地显示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者不仅是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生认知控制的主要体现。
(二)需遵循操作性原则
智力的形成需要从感知测量开始,而活动和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几何。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调动手、脑、眼、耳、口等感官系统,直接对其中的集中感官接受信息,让问题情境既有语言的阐述,又有文字和数字的展现,还存在逻辑关系的支撑和形象思维的协调。这样不仅有利于塑造和丰富学生的表现,还让他们更深层出感知和把握数学规律。以此,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性,能够在将教学过程中体现问题情境中的抽象思维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真实意象,方便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直观式教学情景,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在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的特性为学生侯建直观式教学情景,让学生融入情景中去感受数学知识,去发现数学知识蕴含的内涵,这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更有利于实现小学数学的价值。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为例,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人民币一分、一角、一元、五元、十元等不同面额的币值,然后再为学生播放某商店收银台场景,场景内容时一位顾客在收银台结账,商店收银员在给贵客算账找钱的场景,场景中要清晰的显示出顾客的消费的总金额、顾客给收银员多少钱、收银员给顾客找回多少钱等情形。老师依据此场景设计教学问题,如“视频中顾客的总金额是18.3元,他给收银员20元,收银员需找回多少钱?”有的学生回答“用20元减去18.3元等于1.7元。”再问“收银台这时没有5角钱,那么收银员如何找零呢?”有的学生回答“可以给顾客1个1元和7个1角。”通过这样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直观认识人民版不同面值,还让学生初步认识日常生活中人民版的用途和使用方式,增强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营造开放式问题情景,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输出课堂教学中,老师科学合理的运用情景教学法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感悟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因此老师可以借助科学性、启发性教学问题,营造开放式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探索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厘米与米”为例,老师在课堂可以问“同学生,有谁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有的学生回到“我的身高1米3”老师接着问“那么同学生你们知道1米3用数学单位怎么表示吗?”有的学生回答“130cm”,还有的学生回答“1.3m”,老师问“这两位学生谁回答的正确?”学生会陷入思考,老师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讲解数学单位米和厘米,还有他们之间的换算,让学生意识到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是数学单位不一样。通过学生问题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能够独自思考数学问题,同时老师利用启发式教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讲课效率。
(三)创设数学活动型情景,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阶段学生学生具备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等天性,这些都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学生通过释放自己天性去看清这个世界。小学数学老师要明确这个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规律,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或者与数学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为例,老师在课堂上借助积木或者其他教学辅助教具,将学生科学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利用辅助教具搭建不同图形进行观察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描述自己的观察图形的平面图,然后总结出不同方向观察的图形平面图。通过这样教习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四)建立生活化数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新形势下编排的小学数学教材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利用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和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生活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感知熟悉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让他们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为例,老师在开新课前带领学生复习前一节课学习的东、南、西、北,以及一年级学习的利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借助一些生活元素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位置方向,方便后续的平面图的讲解。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学校的平面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放上标志性建筑,讓学生在平面图上标注上四个方位,学生都标注完成后,老师问“同学生,是根据什么判断方位的?”以此来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现实空间位置转换为平面图的方法,同时也出初步了解平面图中蕴含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然后叫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面向朝北,在听四个方位放上不同物品,找学生说出其中一件物品在这名学生的哪个方位,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创设游戏化教学课堂,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在游戏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因为玩乐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的最大乐趣和学习动力。再加上游戏课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去,娱乐化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游戏,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例,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让每组学生做“老鹰捉小鸡”游戏,每组排出一名学生记录老鹰第一次捉到几只小鸡,第二次捉到几只小鸡,指导小鸡被捉完,游戏结束。然后让两组记录员将记录数据交给老师,老师将这些数据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思考怎样根据这些数据判断出哪组次数少?以此来引申出本堂课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逐步掌握知识后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复杂性,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困难,这时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直观式教学方式、开放式问题形式、活动型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环境、游戏化教学课堂等教学方式构建契合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科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淑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27.
[2]刘美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39.
[3]张星兰.小学数学情景式教学在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上),2019(10):160.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