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吴沛昱
静下心来回顾了一下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发现头脑中并没有存下一条成文的“经验”,简直是一片空白,唯一的就是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地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细想一下,其实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用心去教”。
一、尊重自己,用心备好每一节课
课前准备是课堂成功的基础,也是提升个人教学业务的起点。我对备课的认识原则是:课前将各个环节思考一遍,做到把每一堂课都当成第一节。所以,我非常看重课前的准备过程。
自去年开始,学校在坚持“导学互助”课堂五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辨增质”课堂的新概念,将思辨思维引入课堂,提升了教与学的思维品质。如何把那些平淡的、表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逐级引领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例如讲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让学生拿一个去底的饮料瓶,倒置,底部放入一个乒乓球,打开瓶盖,向瓶内倒水,发现乒乓球并没有上浮,然后盖上瓶盖,乒乓球才浮上水面,前后对比,让学生思辨浮力的产生原因。讲到惯性时,让学生交流坐车加速、减速、左拐弯、右拐弯是的感觉,让学生体验思辨惯性的特点。讲到大气压时,向牛奶盒里吸气喝到牛奶,吹气也能喝到牛奶,让学生理解压强差的涵义。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生活应用化,就是我做好课前设计的三个基本要求。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家里的生活用具进行一些物理拓展实验,也调动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辨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尊重课堂,精心教好每一节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我对课堂的认识原则是:课堂有效精致衔接每一个问题,做到让每一节课都有思辨含量。
大家知道,每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结构化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我一直坚持的思辨方法是,让知识结构化,让知识迁移化,让知识应用化。例如,讲到“镜面反射”这一知识点时,出示两张对比照片,直接提出问题:光照射到表面光滑的同一物体上时,在某一位置的人会感觉很刺眼,而其他位置却不刺眼,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发学生思考镜面反射中光路的情况。这样将知识融入情景,情景隐含问题,通过有效的设疑和追问,展开求知的生动过程,将“情景串”变成“问题串”,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再将“问题串”变成“知识串”,达到构建知识,渗透方法,形成能力教学的目的。再如,微课教学《轮船的吃水线》,通过直观地看到轮船船舷上高度不同的吃水线,装货和卸货时吃水线在变化,提出问题:在不同的吃水线浮力大小怎样变化?然后看到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轮船吃水线又发生变化,又继续引发问题:轮船所受浮力怎样变化?排开水的体积怎样变化?排水量的情况如何?层层设疑,用短短3分钟微课便将浮力知识串联起来,大大提高了思维密度。再比如《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瓶吞鸡蛋》、《水的密度》等等,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尊重学生,耐心上好每一节课
再好的教也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这还要教师对接学生时需要耐心。我对指导学生的认识原则是:“思辨课堂”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使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相结合,才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般的家常课堂,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是简单的知识自己学。对于一些在书本上一目了然的知识或学生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利用导学稿引导学生课前或课堂小组预习,自已解决。学生根据导学稿有目的、有计划、有范围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可参与,每一位学生都可做得很好,特别是后进生。
二是有疑問的知识共同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你不一定有兴趣“帮”他解决,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肯定会有兴趣、而且会想方设法来解决。
三是解决的办法大家想。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帮,因为他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过程。实验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有疑问的问题,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加深学生理解,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阶段性的复习课堂,我的设计思路是:把握基础知识,精解重点习题,拓展发散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浮力一直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例如处理浮沉条件习题时,遇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同时在某液体中,状态不同,来比较浮力大小。我会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是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呢?浮力大小会怎样?如果是同一个球放到了三个不同液体中,浮力又应该怎样比较?让学生对比不同题目的关键词,总结解题方法。
李萌主任外出学习时,有家长来班里听课。下课后孙子杰妈妈对我说,吴老师,您讲的真清楚,这节课我也听明白了。我觉得这就是对我课堂教学最大的肯定。但同时也在思考,家长都能听明白了,咱们的孩子为什么还有很多听不懂的呢?这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
四、尊重团队,同心研好每一节课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课堂学习效率高低不单单取决于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我觉得工作中最宝贵的是也最重要,对我帮助最大当属我们的教研组团队。我们有问题共同探讨,有方法共同学习,作业同步布置。在研讨中我学会了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和疑难问题的巧妙解答技巧,更重要的还有程校长的精准指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处在这样团结钻研、求真务实的团队中,是我的幸运,教师团队如此,学生团队更是如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动组长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融入课堂。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合作能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优秀教师都是用一辈子在备课的。我们只有把每一节课都当做第一次,把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当作全新的问题,才能在三尺讲台展示自我风采,不断实现个人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