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胡燕洪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实际上更加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讀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活动应当与实际生活更加贴近,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提升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质量。文章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功能的简析,对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类型进行了介绍,最后探讨了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在群文非连续性文本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修辞手法;群文非连续性文本;运用策略;小学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使用一些连续性的文本内容来开展群文阅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才是阅读的常态,并且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因而,只有学生能够判别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优劣,独立自主地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非连续性群文阅读,并且将常见的语文修辞手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全面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掌握文本阅读的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群文阅读功能
(一)契合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阅读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海量的信息裹挟,各种广告、图像、文字等实际上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在实际的阅读情境中,人们并不能像教学设计那样阅读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文本内容,而是需要同时阅读多种材料和文本,才能有效提升阅读速率,从而收集到有效的信息内容。非连续性文本群实际上是一种完全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具有实用性的文本群,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群文阅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世界,认识社会,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因此,非连续性文本的群文阅读,是契合生活实际的一种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体验复杂语言环境的真实性,进而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到有用的关键内容[1]。
(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生成与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从非连续性的文本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才是现代学生应当掌握的阅读能力。非连续性文本的语言符号意义所指和结构安排相较于连续性文本更加稳定并且外显,因而学生在进行信息捕捉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反而更小。通过汉语言环境的熏陶,结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到的认知经验,能够帮助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总结出初级的语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科学的、定期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学习到非连续性文本的结构特点和行文方式,进而在群文阅读中学会判断、推论、连接和建构等实用且契合社会需要的阅读策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颇有好处[2]。
二、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类型
(一)纯非连续性文本群文
纯非连续性文本群文包括以“文本体式”为议题、以“表达形式”为议题、以“内容”为议题三种类型。首先,以“文本体式”为议题,指的是文本的类别,一般相同类别的文本在表现形态上是一致的,具有共同的特征。例如,说明书、网站跟帖、目录、表格、广告等都属于“文本体式”为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其次,“表达形式”为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则是指的是在语言内容的表达和符号使用、手段具有相同之处,由不同的表达形式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例如漫画类群文、流程图类群文、图标类群文等。最后,以“内容”为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则可以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不同内容为议题,构建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其特征主要是在形式、格式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是在内容上是相似的。
(二)混合式文本群文
混合式的文本群文,指的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每天都能遇到的由各种图片、数据、表格、视频等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和各种文字所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混合在一起的内容。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常常会使用这样的群文阅读材料,开展有效的群文阅读训练。在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的混合文本群中,其数量往往是多于连续性文本的,而在阅读功能上,连续性文本是为非连续性文本服务的[3]。
三、常用修辞手法在群文非连续性文本中的运用策略
(一)修辞手法在定向阅读中的应用
非连续性文本的种类繁多,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群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客观的阅读策略,从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基于非连续性文本呈现信息的碎片化形式,在解读这类文本的标题、图形、类别以及文字等内容时,教师要明确群文阅读的目的性,针对具体的阅读方向,构建详细的阅读策略。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关注点不同,其整合信息的策略也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在非连续性的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目标的确定,帮助学生快速浏览群文,进而把握文本的核心要素。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非连续性群文阅读中提炼出常用的修辞手法,就是该组非连续性群文阅读的阅读目标。其次,教师就应当快速分辨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别,根据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类别制定合适的阅读方法,在明确的阅读要求下,快速找到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修辞手法在比较阅读中的应用
比较阅读指的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内容,更加直观地对文本中的对象的属性以及放映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掌握。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常常针对的是统一内容的非连续性文本,才能充分发挥出比较阅读策略的作用,全面提升群文阅读的效率。在小学阶段的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对比,从中总结发现关键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熟悉程度,教师就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群中,提炼出各种行文方式对修辞手法的应用手段,找到各种文章的共性,综合对比不同文章中在对同一内容进行描写时,采取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方式。
(三)修辞手法在深度阅读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的阅读,学生能够从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中总结出事物的显性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只能停留于对获取数据所传达的显性信息上,就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而,在非连续性文本的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比如: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各类文本的深意,进而深入思考文本中的内涵,通过不断的反思、评判、推断以及联想,总结连续性文本的特点。例如,在常用修辞手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本中出现的修辞手法的特性,以文本为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应用原则,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运用各类修辞手法。
四、结语
在小学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过程中,将修辞手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各类修辞手法的特征,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用。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小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紧跟大语文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洪涛.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7(35):87.
[2]万桂园.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2):43-45.
[3]陆志平.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问题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3(15):11-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