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策略

时间:2024-08-31

赵瑞萍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与组成,是学生开始真正的人生课堂的第一课,语文教学是生命的苏醒,是智慧的启迪,是收获情感与文化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其“核心”所在[1]。小学S版语文重视拼音教学,低年级旨在让学生尽快掌握语文拼音工具,高年级旨在让学生自行进行语文的读与写。在小学语文高年纪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我国优秀深厚的民族文化、语文文化等讲授给学生,培养锻炼学生良好的美学品味,帮助学生形成丰厚浓郁的人文底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核心素养;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必修科目,是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高年级S版语文要求学生掌握拼音、阅读与写作等。在S版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提升自身语文素养,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在提升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同时,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看起来很美”的语文教学转变为“做起来很好”。

一、细化教学目标,明确培养方向

语文教学目标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引导。核心素养内容涵盖面很广(三方面、六素养、十八要点)[2],语文核心素养“批判质疑”,教师应对应恰当的教学章节,明确章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多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核心素养全面系统的展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核心素养教育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教师应肩负起核心素养教学的重任,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应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依据,细化原有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一对应,让教学目标与计划变得明了清晰。例如,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人文积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中的中外人文领域进行详细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此章节内容的重要性,让学生做好笔记,课下多练,巩固知识点。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这篇文章运用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这些形象的描写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语文核心核心素养还强调“辩证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在讲解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童话寓言之旅”的《稻草人》、《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教师不应继续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应引导学生自行思考,自行讨论,在教学与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与“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结合,才可以获得累累的教学果实。

二、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小组教学

我国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应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深入分析阻碍语文教学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分析学生为什么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为什么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应坚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原则,增加班级学生参与实践课堂的比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会真正学到语文知识,学生的成绩才会得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才会潜移默化中养成。

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我的理想”教学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想象时间,让学生自行构思作文结构,并简单列出作文提纲,以6人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接着,教师预设讨论问题“我的理想是......”“为什么我的理想是......”“我打算如何实现我的理想”,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这三个问题[3]。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学生会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与大概内容,并独立写出作文大纲。再次,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讲台表述自己的作文内容,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点评,随后学生互评。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文主题与内容等进行评价与指导,让学生进行二次修改,进行作文最后的检查与润色环节。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他认为,语文的根源是生活,语言学生的目的是运用于生活,语文的发展与完善也由生活完成。“核心素养”内容的三个方面是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换句话说,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是让学生更好的做自己,让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应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开展情感体验教学课堂。小学生情感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器官和外界世界进行交流,在课本知识讲授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体验教学环节。例如,在讲解六年级上册《花边饺子的爱》课文时,在文章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可以为父母做一顿饭。可以为父母洗脚、洗衣服等,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其次,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自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进行《滴水石穿的启示》一课教学时,由于小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在理解这篇课文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应让让学生反复诵读,要求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水滴石穿的启示进行背诵: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让学生学习文章表达的主旨,让学生今后遇到问题困难的时候,学会冷静思考,坚持不懈,全面辨析,解决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结合。教师应积极探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对我国今后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青.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发展教学”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50.

[2]章银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阅读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63.

[3]杨春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51.

[4]叶翠敏.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8(14):66-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