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美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4-08-31

朱建纯

摘要:小学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启蒙和发展阶段,也是培养动手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学生应当具备在生活中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养。近些年,伴随教育改革工作的大力开展,新颁布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引领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法应时而生,并且已经被大范围地运用在了小学美术课堂上。因此,文章针对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的路径作相关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引言:

美术作品大都源自生活,却又远超于生活,极具艺术性、情感性、文化性,可谓是对人类生活情景的高度概括,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呈现在美术作品之中。对于小学教育阶段的美术课而言,美术课程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或事,从而得到相应的美术绘画灵感,赋予美术作品情感之美与灵动性[1]。因而,小学美术教师适时在课堂授课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小学美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作深入研究很有必要。

一、小学美术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目前,美术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受到的关注不多,美术课程在相比之下也不受重视。通过将美术课堂生活化,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素养得到提升,落实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2]。

(二)创新美术教学活动

美术教学的创新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视角展开观察,挖掘生活中的美术教学切入点,将其有机地融合到美术学习内容中,丰富美术教学的资源。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中,要用生活的教学方式、讲述生活的故事、融入生活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学生感同身受的审美共情和同理心。

(三)发挥创造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想象力充沛,而许多美术知识是抽象、概括性强的词条和理论知识,许多美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体现不出教学工作直观性和启发性的要求。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美术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来讲,要想提升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应在课堂授课中依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强化课堂教学的氛围,进而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好奇,有效地调动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便可为课程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助力。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贪玩、想象力丰富,所以绘画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然而学生缺乏对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兴趣,若想活化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教师就应在结合课程内容、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如此便可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将生活和知识相互融合,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生活经验来充分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让使学生在科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以培养和强化小学生美术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授“秀秀我的玩具”这一课时,由于玩具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但在平时玩玩具的时候却很少会有学生认真、仔细观察过文具的结构,为此,教师便可在课堂授课中向学生展示几种常见的玩具,让学生自主观察玩具的结构、外观,这样一来,学生便可凭借以往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到玩具的特征与功能,进而促使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此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来设计教学活动,如利用生活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美术。

(二)利用网络媒体技术,丰富延伸课堂

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化教育方式时,需要大量的资料,由于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和制约,很多课堂资源展开有限。随着网络媒体与技术的应用,各种信息资源触手可得,因此,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时代科学技术红利为教学提供的优渥条件,并充分应用网络延伸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上传视频,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汲取美术知识。另外,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图片动画、音像等设备和资料也帮助学生熟悉大千世界的各种景象和实物,比如,在“美丽的孔雀”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各种孔雀的图片,让学生在课上近距离观察、了解孔雀羽毛和肢体的特点。这样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巧用生活素材,熏陶审美意识

教师要做发掘身边素材的有心人,蛋壳画、树叶标本、纸捻、小卵石都可以成为美术课堂的闪光点。这可以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艺术创想和艺术改造能力,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环保意识。比如,塑料水瓶在学生的加工下变成或实用、或精美的小道具;废纸壳变成富有特色的面具、模型;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做成的工艺品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地域特色与节日风俗都是有独特色彩和魅力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乡俗风貌,情感与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一方面,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过节方式,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另一方面,家乡的风景、习俗、特产工艺和民族文化这些宝贵资源都可以科学地筛选组合,使学生用美术绘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开展实践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并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绘画时间。因此,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临摹,以此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开展绘画创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源自生活,缺乏生活气息的美术作品往往是难以打动人的。教师要利用好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进行美术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术,并学以致用,將美术知识运用到平时生活中。美术教学中营造的艺术气氛,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爱上艺术,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1(03):86-87.

[2]张正嫔.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花——探析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J].家教世界,2021(01):55-5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