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面对高考改革 如何有效教学

时间:2024-08-31

潘静怡

摘 要:进入2019年,有更多的省份步入了新高考改革,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如何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尽快地适应新的高考模式,已然成为我们目前要解决地头等大事。

关键词:高考;教学;改革

最近读了李正涛教授地《专业资本》一书,书中李教授认为我们的课堂要上成家常课,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公开课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遗憾,但有发展空间。我们在成长的同时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也就有了生长的气息。从教已经近18年了,我所理解的理想的课堂应该就是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习惯甚至信心上都能有所改变,教师也能在教授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课堂。

那到底什么才是有效教学呢?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1、“扎实” 对学生来说,在一堂课里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一堂课讲了单词、短语,不仅要会背,还要会用,还要知道怎么考,怎么用。所以在新一轮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尝试把课前简单的考单词改变为以小题的形式在语境中体验词汇、短语的用法。每课,我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取所教授词汇出现的地道语境,或者是英文电影,或者是TED演讲,或者是时事新闻,更或是英文流行歌曲,让学生们可以在真实语境中见到所学词汇和使用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词汇理解得更好,记忆得更加深刻。目前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也从原来的讨厌小考变得想通过做题、想通过演讲、演唱来证明自己。

2、“充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一节课能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效的解决课前预测的问题,才称得上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平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甚至争辩,生成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并可以更好的帮他们解决问题。

4、“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知识资源的生成,又有情感态度的提升。

5、“真实” 做到了以上几点,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值得反思的,有缺憾的,也就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1、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

3、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4、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

5、广效,通过课堂可以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

6、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有些学生不感兴趣英语,那我们就要想尽办法调动他们的兴趣。英文歌曲、英文短片、英文诗歌、英文谚语、流行语言的英文表达等等,让学生发现英语的魅力,对外语有浓厚的兴趣。强效的最高境界:语言的魅力吸引了我们的学生选择报考外语专业、英语专业。

7、准效,准确的解读教材和学生。做到真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1、教什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有两种方式:一是对照课标、考纲、历年高考题热点、重点,二是对照学生发展需要。那就要掌握三个原则,也就是学校一直在提倡的“三讲三不讲”: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教师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2、怎么教?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状况。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目前本校提倡“三研”得教学方法,即“研读、研习、研用”,通过阅读了解索要学习的知识,在适度量得练习中研用所学得知识,真的使学生成为学习得主体。并在大量得阅读中更加理解知识,达到了彻悟的目标。

3、教到什么程度?这就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知识训练、能力培养、方法习得、习惯养成、考试专注,通过对这五方面的分析最终确定教的程度。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确实应该研究三方面内容: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教材和考纲,切实认真分析都考了什么,又如何借助教材落实课标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2、基于学生的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分析学生已有什么知识?学生缺什么?学习本科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个体差异是什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教学计划。3、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生如何在继续深造过程中自主学习。

另外,作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教师,想要不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而被日益年轻的学生们嫌弃就要保持课堂上的激情、热情,继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厚度,保持思维的深度、拓展自己的视野。

我相信: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栽培自己,不一定要靠别人,每天都努力着,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着生长的气息,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栽培。

参考文献

[1]李正涛:《专业资本》

[2]安迪﹒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