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进生活 快乐学习

时间:2024-08-31

李香

摘 要:语文是初中基础学科之一,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活化语文课堂,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初中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综合素养,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初中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然后着重论述了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期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对策

我国知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为了生活而进行教育。[1]”作为初中基础学科的语文带有极强的实践性与人文性特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且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实践能力。这需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应基于现实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助于激起初中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原本枯燥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语文教师为学生营造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去,更主动地去感知知识,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对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初中生的社会化发展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可知:“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2]”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消化掉,并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方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更符合这一观点。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架起了通往知识的桥梁,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新知识,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促使个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一)课前导入生活化,吸引学生的目光

课前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通常是利用课前导入时间为学生简单介绍本堂课的学习内容,随后再进行专门的课文讲解,方式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语文教师应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以此导入新课可以缩短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主动地进入生活化情境中去感知、学习知识[2]。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为例,笔者设计了生活化的课前导入环节。首先,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广东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同学感受过北方的冬天吗?能给大家讲一讲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通过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对比了南北方冬天的不同,并继续讲道:“印象中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觉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其实我们也忽视了这样一个地方,夏季有令人难忘的美景,冬季有独特的景色,而且冬天并不寒冷,屋顶、树上有一层薄薄的雪,非常漂亮,像一副天然的水墨画。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于是顺利导入《济南的冬天》这堂课。采用上述导入方式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激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后续教学开了个好头。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主要依托于课本知识,不管是学习文学作品,还是古诗词学习,语文教师所奉行的教学路线大多为“知识性”路线,极少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来开展教学。整堂课一般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语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知语文,并尝试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习四季美景的相关课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四季是如何的,再进入正式的课文学习。又如,在八年级上册学习《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物传记类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所熟悉的人物谈起,之后再引申至课本人物的探究。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类写景文章时可指导学生课前进行小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成为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介绍我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布置生活化的语文作业

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中強调“教学做合一”,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4]。为了让初中生学好语文课,教师应认真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把课文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日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为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应积极融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化教学的“三大理念”,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逐步提高生活化教学水平。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应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生活场景的差异性,布置差异性的课后生活化作业。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后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后,布置了向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书信的作业,讲一讲自己的心里话或者向父母道一声辛苦等等。

三、结语

总之,今天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建立生活化教学的大语文观,围绕初中语文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总结,为他们创设更多丰富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景,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去接触语文,感知语文,提高学习效率,促使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家玉.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9,1030(1):37-39.

[2]刘云仁.探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法探究,2018,27(6):10-11.

[3]王芬.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3):186-187.

[4]徐明珍.语文生活化教学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8):26-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