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哈丽玛
摘 要: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构建特色课型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形成有思维流量的课堂,在知识迁徙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内容联系在一起,以多样化的形式为表象逐渐形成记忆的逻辑性,在记忆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构建特色初中生物课型,形成有思维流量的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构建特色;初中生物課型;思维流量的课堂;方法
引言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内容,打造高效课堂质量。而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生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体验知识学习的整体过程,生成系列问题,愿意去思考,乐于创新和探讨,善于分析和总结问题,并产生思维流量。课堂模型的构建是围绕着让学生的思维量最大化而展开的,旨在让学生乐学,好学,让教师教出智慧型的学生。
一、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改进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的注意力已经放在教学的有效性上。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更加合理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有效性的宗旨在于增加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革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维,加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初中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更大的帮助。
二、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自身缺少主观能动性
生物本身的内容、过程和步骤,都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已经设定好的,这样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让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形成人云亦云的思维和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同时对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将会有消极的影响。
(二)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不够科学客观
一般,教师在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只看重这名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老师的要求,然而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实验态度、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不予评估。只有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承担了整个学习教学的任务,剩下的学生只是在旁边观看,这就会导致整个学习过程并没有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教学的乐趣,长期以往必定会增加学生的惰性。
三、构建特色初中生物课型,形成有思维流量的课堂
(一)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实地观察生物利于学生对生物的记忆和好奇,当学生看见某一物种的时候,就会对其物种产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就会有源源不断动力去观察该生物。在学生观察该生物的同时,又能引起学生联想到其他生物。如带学生们去椿芽种植基地观察,让学生收集椿芽的种类、习性、药用价值、适合生长温度等一系例知识点,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看问题要看到本质。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地考察,在认识各种生物的同时,也培养其实践精神,养成学生的好动习惯,身体也得到锻炼。
(二)问题解决方案多样化
发散性思维讲的是看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不走常规路线,学会进行创新。我们的老师在讲题目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去给学生解答,在学生心里留下一个解决问题要从多方面解决的印象。长期下来,我们的学生思考问题也会从多方面考虑,不会刻板单一思考,一个问题就能提出多个解决方案。
(三)应用思维导图促进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思维导图组织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按照思维导图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生物实验教学为例,教师结合思维导图一步一步地展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等内容,每绘制一条思维导图的线路,就与学生交流探讨,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与学生互动时,教师不过多干预学生的想法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好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活跃教学氛围。如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先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导图,动态展示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等内容。
(四)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程教学中,这一内容较多,既有理论内容也有实验,学生的记忆和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其也是重要考点之一。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及进行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掌握操作步骤,其主要关键点是学会滴入碘液,查看碘液是否变蓝。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主要有九个,如果单纯地从字母去记忆容易弄混,特别是第五步的酒精脱色和第六步用清水漂洗叶片,部分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弄混,而且滴入碘液以后是需要再次漂洗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对实验进行背诵,容易弄混步骤,特别是两次漂洗,部分学生只记住一次,这样在考试过程中,就容易丢分。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师将实验步骤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运用提取关键词的方式叙述实验过程,同时在续水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加强记忆。这样学生在脱离实验操作后,对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记忆就会非常深刻,就算忘记了步骤顺序,也能很容易就记忆起来,教学效果比较好,容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培养我们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必要的。初中生物作为初中学生的一门必修性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重要指导性作用。所以,我们的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应提前理解教材的内容、做好教学计划,全面的为学生讲解,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锻炼,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淑燕.创新思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4):8.
[2]李兰杰.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83.
[3]张明星.初中生物“情境探究-构建图式”教学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9(11):18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