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车诗雨 任梦霞 张海洋 董鑫 屈玉彤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稳定和成熟,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定位很高,而且背负着家庭和社会的殷切期望,因此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快速的成长。但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得到了丰富,精神问题却变得突出,尤其是关于大学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他们遇到更加复杂和多样的问题,这些都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突出。根据调查,有25.1%的当代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表现和原因,并积极面对这一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形式;成因分析;应对良策
一、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分析
1.1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
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校或者班级中是“宠儿”,但是进入大学这个大环境中,过去的光环不复存在了,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没有得到满足,会感到一定的挫败和失落。他们会幻想以及怀念之前的环境给他们的优越感,但是现实带来的落差,会对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会变大。
1.2对学业和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
大学与之前的中学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大学会偏向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的授课也会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并且大学实行学分制,如果一些课程不及格,修不够学分会失去学位或者学校要求退学的风险。同时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知和就业情况不是很了解,多重因素给大学生造成了压力。
1.3人际关系交往问题引发困扰
大学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相比于之前的学习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已经变得复杂化,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流,但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从而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已经很成熟,对于爱情都产生了一定的憧憬,如果在两性的感情问题上处理不恰当,会危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
2.1大学生心理咨询机制不健全
当前,许多学校对大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放在很应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当前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存在不平衡性,也没有建立一系列的咨询机构,没有完整的、健全的咨询机制。对目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任务、规律和特征等,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研究。1
2.2心理承受能力问题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由于过去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队伍还没有建立完整。针对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课程还不够完善,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教师大多是业余人员,很少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能力的训练。
2.3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现实问题
一些大学生通过社会媒体的报道以及身边亲朋好友的事例,了解到当今社会就业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并且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就业方向认识的不彻底性与自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性产生的矛盾无法避免。这会使得他们对学习生活更加焦虑和迷茫。
三、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策略
3.1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
刚入学的大学生,对于新的生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校应从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方面让新生对大学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把今后改专业的就业前景放入入学教育工作中去,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选择,树立正確的就业观念,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
3.2全方面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
各学校应该将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放入公共课的范畴之内。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成立心理咨询以及辅导机构,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相关的学术报告。另外,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上的误区。
3.3引导学生正确正确的对待压力
大学生应该自觉认识到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不顺心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看待压力,把压力看做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让自己能够成长的机会。因此,在压力面前要始终保持勇气和信心,急功近利等消极的思想始终都不利于大学生意志的磨练,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3.4建立心理承受能力问题的防范机制
我们目前面对这类问题一般采用比较消极的方法,现在心理辅导和咨询侧重于治疗,而目前“预防性原则”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防患于未然”。学校应做到对这一问题早期的预防,为大学生建立他们的心理档案,做相关的心理健康普查,一旦发现有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语
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个人发展,而且对国家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项系统、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此矢志不渝地努力,也更需要全体社会群策群力、积极支持。1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这一问题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刘志刚,高校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探析[J]2005.
[2]刘莉莉,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势在必行[J]2006.
[3]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研究[J]2008.
作者简介:
车诗雨,大学本科,山东协和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