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时间:2024-08-31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感受能力使各个领域音乐学习的基础,唱歌器乐演奏和创造聆听音乐学习都离不开音乐听觉的发展。

关键词:欣赏教学;音乐课堂的应用;听觉和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情感并不一定随从认识效果自然而产生和发展,他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他们遍地存在于一切审美活动之中,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他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利于任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生动的语言是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课堂上用最多且最容易交流感情的是语言,因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掀起课堂教学高潮启发学生激情的添加剂,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向心力”。如:欣赏《冬日的篝火》中的“出发”教师用诗歌的語言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将教师对“冬日郊游”所做的情景描述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教师借助无声语言与声态语言构成和谐统一的课堂语言整体。如: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语言情景中认识节奏,能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自觉参与学生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有如在教学节奏符号时自编童话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动物音乐会上,顽皮的小动物们争自己手中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而吵闹不休。可爱的小老鼠想出了个好办法——让他们一个个敲响自己手中的乐器作结论。”老师就让几个同学戴着小动物的头饰拿着打击乐器敲打,这些节奏的声音清晰的留在学生的感官印象里了,接着老师请同学们说出哪位同学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长或者短,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认识几种节奏符号并给学生读法,这样才能使优美的课堂语言与感人的音乐形象巧妙结合自然唤起孩子们心灵上的共鸣,使他们恬然惰,为之所动。

二、音乐课堂教学是审美教育,是一种倾注了浓厚的情感和鲜明意义的艺术。这些优美动听的歌曲都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倾向。而这些多来源于生活,因此当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美理解音乐美,也就是发现了生活美,从而提到了审美情趣。如:教师安排了一段创作性表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把夏天最美的地方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小鸟在青翠的枝头上唱歌,路边的柳树迎风飘扬,小雨沙沙的下着蝉在树上叫着,学生把生活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于是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夏天的画面。另外,音乐中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渗透出美,教师如果在善于营造一个美的教学氛围,采用幻灯、歌片做到主题鲜明,色彩搭配得当就能唤起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和共鸣。

三、设置美的情感使学生在音乐美中得到熏陶,在音乐教学中,孩子们有的用乐器敲奏、有的表演、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再美妙的音乐声中他们表达内在的喜悦,于是他们也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建立了自我的信心。在教学中把音乐、文字、绘画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音乐变成一首流动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课堂充满艺术性、愉悦性、让学生的心灵在音乐中得到熏陶。还有在画面中创作节奏教师出示课件——小雨落在屋檐下的滴答声或者一个闹钟钟摆声,让学生自己读出来,把生活画面用节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就产生了很多联想如:火车呜呜、汽车滴滴、流水哗哗等生动的画面能把儿童载入欢乐的情景,让他们尽情的联想使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协同发展。

四、创设美的情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体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有演奏乐器特长的学生发挥他们的作用,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创设美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学习求知欲望,愉悦了学生的心情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差生教师有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满足。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多让音乐面对学生,用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促使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同时也应该是一位具有一定艺术修养,欣赏艺术美的人。

作者简介:

黄文华,1967.5,女,汉,汉族,大学专科,小学音乐一级,研究方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