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于1964年出版了《当代史导论》。他认为“当代”或“近代”历史是历史学家的一个必要的研究主题。他断言,当代历史标志着“现代”的突破,据此他认为研究过去60至70年事件的历史学家应考虑到“各种基本结构的变化” 1。在《当代史导论》一书中,巴勒克拉夫勾勒出了全球历史的轮廓。阅读此书,我们可以重新洞察自己的“当代”历史,即过去半个世纪左右发生的“事件”,并以此来窥探思考历史的新方式。
关键词:《当代史导论》;当代史;全球史
一、《当代史导论》及其观点
1957年,巴勒克拉夫被聘用为伦敦大学国际史研究教授,并担任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主任。就在那时,和当时许多其他历史学家一样,他超越了自己的“欧洲中心主义”视角,开始寻求更广阔的视野。基于此,巴勒克拉夫于1964年作成了《当代史导论》一书。在书中,他以1890年至1960年发生的某些具体事件为例,说明了他的新历史观。阅读此书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世界和全球历史的思考。
巴勒克拉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洁的定义,他说:“当今世界的各种问题初次显露之时,也就是当代史的开端之日” 2。根据这个定义,他认为1898年、1917年、1939年、1945年或其他任何指定日期都不能被作为当代史的开端。大量史料能够证明当代史不是现代史的延续,而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巴勒克拉夫认为1890前后的年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3。但他又提醒我们不能拘泥于确切的日期,而是我们自己要感受到进入新时代的巨大的变化。
上述历史观要求我们采取一种新的视角和价值观,即既要感知发生了什么,又要意识到一切都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巴勒克拉夫偶尔会用“世界历史”这个词,但总的说来应该是指“当代历史”这个范畴。历史学家的传统做法是从过去开始,强调时间和因果关系,而如今却坚持从现在开始,这也体现在巴勒克拉夫对当代历史的定义中。
当代历史始于潜在的结构变化,这些潜在的结构变化是根据“内在逻辑”发生的,其中涉及到一种辩证法。巴勒克拉夫充分意识到了偶然性和能动性,从而避免了得出过于刻板的当代史定义。他所认为的基本结构转变因素包括:“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美国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旧帝国主义(英、法、荷)崩溃(或转变),亚洲和非洲重新崛起,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关系的调整,战略或热核革命” 4。正是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当代与前一时期分开。
在《当代史导论》中,从第二章开始,巴勒克拉夫试图详细说明当时发生的事情,即专门论述了他认为在此期间发生的潜在结构性变化。总的来看,这七章细节比较分散,有些晦涩难懂,但这是他一种新颖的历史,是他的新观点和新价值观的书写。
就目前而言,他的结论是,上述因素将当代与现代历史区分开来。在起作用的因素中,最突出的是19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以及与此具有密切联系的“新帝国主义”5,由此造成了殖民主义的结束。其总体结果是“从欧洲向全球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
第二章题为“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冲击”。对巴勒克拉夫来说,这是区分新旧的主要因素。首先必须指出的是,日常生活在1867年到1881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科技产物,包括内燃机、电话、麦克风、留声机、无线电报、电灯、机械化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打字机、合成纤维、人造丝等。物质变化的洪流由此开始,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巴勒克拉夫几乎就像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由于他对电气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作为与煤炭等价的能源的到来等等的关注使他的判断更加有力。随着抗生素的首次使用、维生素的发现等,生物领域也发生了类似的改进。对他来说,这些和其他科技变革是“研究当代历史的起点”。
这些发展创造了城市和工业社会。这种社会的特征是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最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增加,并且集中在城市中心。从最根本上讲,它导致了大众社会的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生活的转变。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世界市场,需要获得更多的资源,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帝国主义时期。于是,这场始于欧洲的革命迅速蔓延开来,并将整个世界带入了它的怀抱6。在巴勒克拉夫看来,这些全球发展都发生在一代人的时间范围内。
所有这些细节都呈现在第二章中。但这并不足够证明巴勒克拉夫就是一位技术决定论者。他从事实出发而不是根据一般理论,因为事实以一种相互关联的方式展现了他的内在逻辑。他的出发点确实是科学和技术,但他接着从整体上描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所有这些都构成并导致了深刻的结构变化。这些综合性的变化标志着我们的当代与过去不同。对巴勒克拉夫来说,这些变化实实在在发生,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仅仅论述科学技术的变化是不够的。在下一章中,巴勒克拉夫將人口因素称为“从一个历史时代向另一个历史时代转变的基本变革” 7。其主要后果之一是欧洲霸权主义的衰落。巴勒克拉夫认为:俄罗斯和美国已经出现在欧洲的侧翼,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的平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影响是欧洲为了追求对资源和权力的自私欲望而对世界各地进行干预的结果。这导致欧洲的地位下降,其标志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区域从大西洋转向了太平洋。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清楚巴勒克拉夫是如何认识当代历史的。例如:国际关系领域被描述为从传统的均势走向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世界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基本上是一场欧洲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日本起着主导作用。通过从世界历史的更广阔视角观察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真实形态。
接下来,巴勒克拉夫谈到了从“个人主义到大众民主”的转变。他观察到自由的个人主义的代表制体系在短时间内被一种新的民主形式所取代,这种新形式就是政党制8。他认为国家干预是政治领域的核心。基于永久“机器”的大众政治,即坚持过去的直接选举,现在占主导地位。在经济领域,以家族为主导的企业让位给了资本主义融资。
在第六章中,巴勒克拉夫提到,在反抗殖民主义的过程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参与了民族解放运动,这些运动逐渐合并成了对西方的普遍反抗。在他看来,如同辩证法一样,西方在海外的扩张必然导致其地位的削弱。他指出;欧洲扩张以一种内在逻辑,引起了反抗和叛乱,将以前殖民主义的受害者现代化,并使他们有能力运用欧洲自己的武器来反对它9。巴勒克拉夫以辛亥革命、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的民族主义运动为例,并对其做出了明晰的区分。
在倒数第二章中,巴勒克拉夫讨论了意识形态问题及其挑战。他把共产主义描述为一种适应新时代的学说,它以列宁主义的形式作为自由主义的替代品,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巴勒克拉夫认为共产主义是负有全球使命的一种普遍力量10。
巴勒克拉夫在最后一章总结了发生在艺术和文学领域大量的变化。他提到了锡兰的泰米尔小说,他对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的各种发展了如指掌。在书中,他告诉我们,艺术和科学动摇了人们对现实意义的信念,但可喜的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反应正逐渐转变为更为积极的反应。作者的结论是,总的来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人文主义传统的瓦解。
从这本书的概述,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历史,还有许多他人的评价来看,这部作品是一部杰作。巴勒克拉夫跨学科的论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他深厚的功底。他不仅通过新的视角和新的历史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对当代历史的验证,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写作历史的启发。尽管如此,我们也能注意到他书中的一些局限。他认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已经脱离历史舞台,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的全球扩张表明它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巴勒克拉夫的叙述中并没有提及宗教的影响。他似乎同意启蒙运动的观点,即宗教将在世俗主义的阴云中逐渐消失。但诸如911等事件的发生,则使我们意识到宗教在当代历史上的影响力也是需要被考虑进去的。这些局限充分地表明了历史的发展变化性。巴勒克拉夫自己的当代历史实践偏向于国际关系的视角,这使他对当代史有很深的见解,但同时也阻碍了他对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的运用。
二、借鉴以及不足之处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证明了当代历史是一门学科。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为所有那些试图参与其实践的人提供了灵感,尤其是在全球化方面。他的精神尤其体现在这方面的倡议上,该倡议一直以 “新全球历史”(NGH)的名义向前推进。他的名字经常被那些研究世界历史和全球历史的人提起,也经常出现在世界历史的讨论中,这使他与汤因比和其他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人站在了一起。
二战后,随着殖民主义的结束,英国失去了统治地位。在这之前,欧洲和美国在19世纪处于人口增长的高峰,这支撑了他们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到20世纪后期,情况发生了逆转——直接的人口下降、缓慢的政治和文化衰落,使欧洲中心主义也逐渐衰落。
历史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巴勒克拉夫看来,历史学家除非是在研究最近的过去,或者是在试图概述历史的时候被灌输了新的观点,否则都不是在研究当代历史。与世界历史主要回顾过去相比,新的全球历史主要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全球化”一词是最近才出现的。这个术语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课题,它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现在认识到,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生活在一个可以从外太空看到的地球上。对于新全球历史来说,必须尽可能的跨学科,即历史是整体的,并且要超越现有的研究边界和地图上的线条。
现在再回到巴勒克拉夫,他是作为一名中世纪史学家开始他的历史生涯的。在中世纪,帝国和宗教占主导地位。但在《当代史导论》中,他的思维方式已经倾向于超越现代形式的民族国家治理,并转向了当代和全球史的方向。我们看到巴勒克拉夫频繁使用“分水岭”和“转折点”等术语,他把对过去的研究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同时研究与之最直接相关的当代领域,他的方法建立了过去与现在的比较。有了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他才能够组织起他的研究,从过去看过去,从现在看过去。他寻找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历史線索,同时也观察过去和现在的不连续性。在《当代史导论》中,巴勒克拉夫将地理、社会和经济周期、帝国、贸易和部落作为历史单元,他认为这些是将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来结束这种连续性的最清晰的历史单元。利用这些方法,他可以勾勒出世界历史的轮廓,确定其起伏和转折点。
巴勒克拉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不断做“当代历史”的呼吁,并专注于结构性变化。正如他所认为,我们必须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但不能忽视其连续性。巴勒克拉夫的历史“新世界”坚持要涉及一系列变化,这也指出了当今全球化的方向,即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在一系列变化中,有许多引起了巴勒克拉夫的注意,但也有许多他并没有涉及的变化。他几乎没有谈到人类进入外层空间的旅程,也没有谈到卫星所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即时通讯,也没有论述这种发展如何促进了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的传播,也没有涉及计算机世界的出现。他对联合国、人权运动的兴起和宗教极端主义等方面论述也不多。另外还有我们今天非常关心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全球变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等,这些都是巴勒克拉夫没有注意到的结构性变化或因素,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注释: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张宇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1页.
[2]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12页.
[3]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12页.
[4]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9页。
[5]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17页。
[6]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57页。
[7]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86页。
[8]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123页。
[9]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167页。
[10]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第232页。
作者简介:
郝治城,1996.1,男,汉族,河南滑县人,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2018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世界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