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何美珍
摘要:明清时期是中国饮食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饮食原料的开发,还是烹饪技术的发展,以及饮食理论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时期由于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也带来了不少的西方食物及烹调方式;而大量的外国饮食传入可以说是在清朝末年时,通商口岸洞开,外国商船、洋人、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当然清朝与外国的几项战役中的失败,割让给各国殖民地,洋人在这些殖民地生活,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中国的许多饮食习惯和方式。中国的传统饮食礼仪亦随着朝代的更迭,及社会、经济的景况而有所改变。
关键词:明清时期, 饮食礼仪, 西方饮食礼仪,
一、前言
饮食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礼仪。中餐与西餐有种种不同的差异,中餐以粒食为主、西餐以块食为主,中餐讲究味道、西餐重视营养等等;从外在来看,最触目的是中餐用筷子取食,而西餐用刀叉。這一差异的实质,绝非中国人和西方人各自习惯了自己的取食工具。探讨西方饮食礼仪传入,首先还是要了解西方饮食礼仪的内容,再进一步探究有哪些西方饮食礼仪传入中国,并对国人的饮食礼仪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西方饮食礼仪内容
中西社交礼仪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行为准则上,中国社交礼仪注重长幼有序,尊重长者,及尊老原则;西方则是非常推崇“女士优先”,尊重妇女。
(一) 日常饮食礼仪
1. 餐具布置与使用
西餐的餐具有很多种,每种菜肴都可能有其特殊的餐具,且服务的菜肴种类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餐具。
2. 餐具的使用方式与礼仪
西方的各式菜点大多有不同的食用方法,开胃菜、汤、主菜、面包和甜品,以及饮料都各有其不同的食用与饮用的方式。比起中式餐饮来说,确实是复杂许多。
(二) 宴会中的饮食礼仪
在西方的众多宴会中,人们总是把女士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尊重妇女被视为是具有良好教养的表现,否则就显得粗俗无礼。因此,在席次的安排上,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西方人参加餐饮活动时,不同程度地讲究个人的穿著打扮,亦常根据用餐规模、等级、性质等不同,穿戴不同的服饰,尤其是在正式餐会上更是十分注重服饰,因此形成了服饰礼仪。
三、西方饮食礼仪传入影响
中国自古就自称“礼夷之邦”。凡事讲究礼节,饮食一事自然也不例外。“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中国自先秦以来便已发展出以祭祀为基础的食礼。
因此,中国最初的食礼型态,无疑是受到祭祀礼仪的启示。再者,孔子注重礼教,提倡礼治,及以礼治国、以礼治家,使礼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在如此独特的文化传统、社会风尚、道德心理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下,中国社交礼俗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行为准则上注重长幼有序,尊重长者,及尊老文化。 这一点与西方礼仪所推崇的“女士优先”,尊重妇女迥然不同。尽管中西方饮食礼仪及饮食方式不同,但本质上饮食所注重的礼仪是相同的。这里所谈的食礼不尽然是原汁原味从西方所传入,当然也包括了原本就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礼仪,但是我们吸取了西方的优点,进而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上的一部分。
四、结论
文化传统及礼俗观念的差异,不同国家或民族在社交礼俗上有不同的规范和准则,因此就有不同的社交礼俗。外来饮食的传入,除了饮食原料的扩大、菜肴种类更丰富及烹调样式多样化外,同时也拓展了国人传统的饮食思维与饮食方式。刀叉等西式餐具的使用、西方饮食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各种演宴等场合所必备。
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除了体现在饮食内容、饮食观念外,亦体现在饮食礼仪上。中国的传统饮食礼仪亦随着朝代的更迭,及社会、经济的景况而有所改变。中国人未接触西方人之前,从未察觉中国的饮食礼仪有何不妥或不恰当之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想法于是改变了。中西方的礼教观念原本就不同,中国的“长幼有序”,尊长的观念;西方的“女士优先”,尊重女性的观念;这两种观念,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好的礼节我们应该继续延续,但也可同时吸取外来的好礼节。而西方饮食礼仪的传入,亦令长时间约束于传统礼俗框架下的中国人耳目一新。中西方的礼教观念不同,中国人的尊老、长幼有序的观念,和西方国家的女士优先、尊重女性,两种不同的礼教,影响了关乎我们最切身的饮食方式和礼节。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或许过于复杂,一般人几乎是无法做到,因此,配合着时代的变迁与饮食方式的改变,使用合宜的西式礼节,应该会较符合社会的要求。
因此,处处都讲求国际化的今天,西方饮食礼仪,也是国际礼仪之一,作为一位世界公民,除了延续中国传统好礼仪外,学习得体的西餐礼仪也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王仁湘,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2006年,济南,山东画报。
[2]杜莉、孙俊秀、高海薇、李云云,当筷子遇上叉子.看中西饮食文化比较,2008年,济南,赛尚图文。
[3]阮元,十三经注疏,1980年,北京,中华书局。
[4]沈正邦译,旧中国杂记,2010年,台北,台湾书房。
[5]柯伶蓁,咖啡与近代上海,2011年,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徐珂,清稗类抄.饮食部,1983年,台北,商务印书馆。
[7]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2008年,济南,山东画报。
[8]孙路弘编译,餐厅服务管理,2002年,台北,桂鲁出版。
[9]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1985年,长沙,岳麓书社。
[10]张德彝,随使法国记,1982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1]庄铭国,国际礼仪与海外见闻,2009年,台北,五南图书。
[12]爱新觉罗.溥仪,日落紫禁城:我的前半生,2002年,台中,慧明出版社。
(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