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纹】的传承与创新应用设计

时间:2024-08-31

金语嫣 郑莹珊

摘要:从吸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入手,将古韵元素融入我们现代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向大众宣传传统文化,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的理念贯彻始终。

关键词:河姆渡古韵文明;传承;创新

引言: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遗址首先于1976年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被发现而得命名。河姆渡遗址作为中国南方早期的新石器时代,出土了陶器、骨器、石器等大量的珍贵文物。且在审美方面也有较大突破,出现了一系列精致的图腾纹饰,如植物纹、动物纹、螺旋纹等。

一、出土工艺品中的【纹】图样

河姆渡时期图案的纹饰主要以自然为主,通过对自然的感知认识进行模仿、抽象的创新出独特精致的纹饰图样。主要以动物纹、植物纹、螺旋纹居多。

(一)动物纹

在众多的动物纹中,较为典型的是双鸟朝阳纹(如图1所示),它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念和最高艺术成就。图案中间是一组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圆环,并在外围用炽烈蓬勃的火焰做装饰,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的周围由双鸟包围,鸟儿互相对望,似在引吭啼鸣,圆圈底下的点线装饰略有模糊,似是鸟儿的羽翼。

(二)植物纹

在植物纹中,较为典型的是五叶纹(如图2所示),它主要是由植物的茎与叶构成的,不同于对自然的直接模仿,先民们有意识地将原始的植物形态进行创造衍生。柔软弯曲的线条为整体的纹饰造型增添了一定的动感,诠释了植物生长的动态效果,左右对称的造型从视觉上呈现出统一、和谐、平衡的中正之美。

二、【纹】图样衍生品的设计与应用

(一)原始纹饰的形式美感

河姆渡【纹】图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性与理解性,我们主要由以下角度来进行赏析,践行“在继承中发展”。

1、对称性

在河姆渡纹饰中,对称性图案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如图3所示)。对称性结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平衡规律。对称的构图使得整体的纹饰效果和谐统一,大方美观,从中也初步呈现了河姆渡先民的审美意识以及对审美的独特解读。

2、线条刻画

河姆渡先民对线条刻画的追求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独特艺术的演变与发展。线条刻画较为写意(如图4所示),勾勒的线条也更加偏向线性,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几乎是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几何形图案。缜密的排列,细致的刻画,由繁入简,从具象走向抽象,这一转变现象也印证了河姆渡先民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以及审美意识的觉醒。

3、意象性

河姆渡先民对纹饰的创造是基于对自然的感触,但又不同于简单的描摹,他们在创造刻画纹饰的同时根据归纳,线性融合,抽象等相关手法,逐渐转向表意化,开创了新石器时代独特的艺术风格。夸张的写意手法与现实的写实手法相结合,既能突出主体物的独有特征又贴近生活。以现实生活为写照,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同时这也深深蕴含了河姆渡先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礼赞之情。

(二)衍生品的设计思路

若是将传统的纹样直接应用于现代用品上多少存在些违和感。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古河姆渡文化要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的方式来传承。为了更好地契合古今文明,我们主要从以下角度着手,开始图腾文化【纹】的衍生创作设计。

1、由对称向相似转变

在延续对称美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创新,营造出“相似”效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绝对“对称”。采用这样的手法(如图5所示),主要是对称的表现方式在视觉上会形成严肃庄重的感,譬如大多数的建筑会参考对称性的结构。这种对称的法则,显示出其整齐、稳重和沉静。河姆渡器物中的许多雕刻图案,都在讲究对称或均衡。然而,现代生活的节奏是轻快愉悦的,庄重肃穆的传统纹饰较难真正与新时代审美的文化衍生产品相契合。因而,选用相似的手法来呈现原有纹饰的对称效果,能在增添图案灵动性与趣味性的同时保留河姆渡【纹】文化构思的精巧性和浪漫性。

2、由繁向简转变

河姆渡纹饰的用线复杂,虽然精致细巧,但以新时代的审美特点来看,未免有些零碎化,归纳整理用线是我们团队在创新设计中所要思考的。所以在表现手法上,我们主要选择采用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装饰、丰富图案并选用柔和的线条来进行表达。如图4,这样的表现形式能使整个画面更为细腻柔和,生动具象,同时又能延续河姆渡文化传神的形态。

3、创意融合的转换

艺术具有多元性,不同的元素相互碰撞,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团队选择创造性地将动物纹与植物纹相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创衍生产品(如图6所示)。多元融合的艺术纹饰,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内涵。纹饰的上半部分是植物纹的演化,以柔和的曲线表达纹饰的精致细巧。古朴的纹饰,几何的造型,在蕴含古韵古味的同时,又不乏现代几何感。而纹饰的下半部分灵感则由双鸟纹出发,灵动的鸟儿互相衔接,赋予整体图案以活力的动感,联结的和谐感也寓意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4、古着配色的选择

色彩元素作为美学的构成部分,是重要的表现工具。形色统一能够更好地向大众传递信息,赋予图案以灵动的气息。因而,我们采用了古着配色。选择大面积的带灰调的普蓝色作为基础色,穿插点缀鲜亮的红色,从视觉上营造图案的精致与复古感。当然,我们也选用了土系的黄色,使整体的图案更具历史感,古朴典雅的用色也为纹饰增添了原始古迹的意蕴内涵,使得整体效果更为的和谐统一。

(三)【纹】图样衍生品的创新应用

为着对象审美价值的持久存在, 河姆渡人還重视欣赏的久远性, 耐用品和固定器物, 其纹饰就多而精细, 而耗蚀品则很少纹饰, 甚至不用纹饰, 目的在于利于欣赏, 便于流传。为了传承河姆渡先民优秀的习俗习惯,我们团队也选择将创新后的纹饰置于生活日用品中,并对大众的选择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整合资料如下(如图7所示)。

1、在书签与钥匙扣上的应用

根据大众的选择,我们决定使用书签与钥匙扣作为主要载体,在学习与生活中融入古韵元素,在潜移默化中为大众渗透古韵文明的点点滴滴,容器虽小,却承载着岁月的光辉。此外,精美的纹饰,小巧的造型也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典雅又不乏生机的设计让历史感扑面而来,将其巧妙融入学习用具—书签之中,不仅具有新时代意义,又拉近了历史文明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图案运用了“相似性”的手法,使得整体效果看似沉静典雅却又灵活多变。此外,将纹饰运用在钥匙扣上也有极好的效果(如图8所示)。

2、在包装盒上的应用

我们团队选择将创新后的纹饰应用于现代礼品包装盒上(如图9所示),从吸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入手,将古韵元素融入我们现代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向大众宣传传统文化,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的理念贯彻始终。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为了传承先民的美好寓意,在创新后的【纹】图样里,我们依旧采用圆润的曲线、呼应的偶数造型来刻画塑造。以河姆渡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如先民狩猎形象,双鸟纹,猪纹陶钵,进行演化创新,将古韵古味以新的形式再现。在文字的表现形式上(如图10所示),我们以线条的勾勒和延展作为阐述的媒介。将同类型的线条有目的、有规律的组合排列,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融合的动感,年轮般的造型,既体现了文字的历史感与沉稳性,又不乏勃勃生机的坚韧特性,一种富有变幻和暗示的气韵悄然散发,寓意着河姆渡古韵文明的内涵意蕴深刻而久远,内敛而生机。

3、在日用品上的应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创新后的【纹】图样应用于日用品之中,以环保创意袋、抱枕、雨伞作为载体呈现一系列的创新应用设计。在河姆渡图腾【纹】文化中不乏太阳与神鸟的存在,寓意着万物生机向荣,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如图11所示),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了空间关系,让整个画面更富动态感与层次感,粗细不同的线段装饰让光束具有动态感,周围以双鸟纹进行点缀装饰,增强画面的内容性与丰富性。太阳画面的中间则是先民狩猎的形象,以河姆渡特色【纹】图样—动物纹和植物纹作为先民的衣物,从形象上更贴近远古造型。抽象而圆润的曲线幻形为祥云,整体画面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塑造,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用画面营造出意境之感并辅之色彩增强效果。

(如图12—14所示),我们将创新后的【纹】图样应用于日常用品之中,插画感的形式减轻了它原本庄重沉静的内性,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艺术,不管是应用于环保创意袋上还是抱枕、雨伞上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结语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新时代青年应该肩负的使命。将传统古韵融汇新时代元素并以现代日用品作为载体,使古韵文明再度发光发亮,是我们的共同愿景。通过此举,向大众普及河姆渡原始文明文化,将大众的视线聚焦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上,共同为保护文化古迹尽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彭鹤年,对称性形式美感的审美解构[J],艺术教育 2006年第3期

[2]朱志荣,河姆渡器物的审美特征[K],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赵怡,于爽,浅析色彩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西部皮革[J],2020,42(05)

作者简介:金语嫣(2000年4月),性别:女,汉族,本科在读,就读于浙江树人大学,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方向.

基金项目:浙江树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項目代码:JXJ0720101,(发表时需注明“浙江树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指导老师:董素娥 司马樱

(浙江树人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