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泛生态视角解读电影《后天》

时间:2024-08-31

程梦雯

摘要: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影响到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近年来生态学的内涵也得到泛化。本文从泛生态视角解读《后天》,旨在突显其生态内涵,树立环保观念,培养忧患意识。

关键词:生态批评;泛生态;《后天》;忧患意识

一、引言

艾默里克执导的电影《后天》体现了他的生态忧患意识,他希望通过电影中温室效应带来的灾难唤起观众对生态危机的重视和自省。从电影2004年上映至今,已有不少學者从生态视域研究《后天》,但大多局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本文不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生态共同体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二、生态批评及其泛化

生态批评旨在探究和批判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它要揭示人类的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从而寻求改善方法。

古人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而科技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中心主义、科技至上主义和唯发展主义思想有增无已。极端气候、污染严重等问题伴随着人类牺牲环境谋发展的行为日益凸显。生态批评在人类遭受生态恶化恶果后应时而生。

近年来生态学内涵得以泛化,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研究包含人类在内的生物群体与周围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邹冬生,高志强)

三、《后天》体现的泛生态观

笔者将从泛生态视角解析《后天》。

3.1 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革命后人们过分强调“人定胜天”,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超越自然和一切非人类生物的地位。人类总是妄想征服自然。然而,电影《后天》中,人类并未通过科技手段自救,而是得到了大自然的饶恕。影片中人类在天灾面前的无能为力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首先,影片通过触目惊心的灾难现场——人们四散而逃、飞行员瞬间结冰等,让观众看到人类面对灾难的束手无策。

其次,电影还利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类的反省。影片开头,副总统反对教授的提议,认为“世界经济将会因此损失亿万美元……环境脆弱,我们的经济更脆弱。”影片结尾时,副总统检讨道:“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大自然毁灭性的力量,我们不再傲慢。”这告诫我们要认识、顺应、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社会生态。《后天》描述了灾难临头亲朋好友及陌生人舍身相救的情节,体现了友爱互助的社会生态观。

气象学家杰克和儿子山姆的父子情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得知儿子被困纽约,父亲不顾劝阻前往施救,甚至徒步抵达纽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勇敢与担当。面对同伴的质疑,山姆坚信父亲说到做到,体现了父子之间的信任。正是父子间坚不可摧的信任与坚持让山姆一行人成功得救。

前往纽约途中,冰层断裂,杰克的助理弗兰克掉下冰面,杰克坚持要救助理,而助理担心冰面和绳索无法承重,剪断绳索牺牲自己保全同伴。伟大的牺牲精神与同事间同舟共济的情谊通过情节语言和画面语言体现出来。

纽约市交通因连续暴雨而瘫痪,汽车无法行进。此时,巨大海浪涌向曼哈顿街区。劳拉正帮助一对困在出租车中的陌生母女,不知海浪正涌来。生死存亡之刻,山姆冲入街道救回了劳拉。电影语言刻画了舍己救人的朋友情谊及对陌生人的无私帮助。

3.3 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影片中,一位流浪汉与狗不离不弃的情节令人动容。流浪汉宁肯放弃进图书馆避难的机会也不抛弃狗。避难期间,流浪汉将唯一的火腿肠分了一半给自己的狗,在他心中,狗并非低人一等,人与动物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3.4 整体生态观

“受到美国环境主义启发而开展出来的生态批评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生态视野与实践上的地方性与反现代性色彩。”(张嘉如,2013)电影《后天》中从太空视角展示北半球白茫茫一片的画面直击观众心灵,让观众感受到:生态恶化关乎整个地球,地球生态是一个整体,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四、现实意义

笔者将从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以及已采取的措施方面探讨《后天》的现实意义。

4.1 面临的生态危机

影片上映至今,众多国家遭遇了自然灾害。如,2005年强力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 1000 人丧生;2008 年8.0级特大地震将我国汶川化为废墟,死亡及失踪人数将近9万;2019年新冠疫情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伤亡人数已超200万且仍在增加。这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

4.2 已采取的措施

目前保护生态虽仍面临困难,但整体已有进步。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担当起大国责任,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世界各国重视生态保护树立了良好榜样。

五、结语

本文从泛生态主义视域解析《后天》并探讨了其现实意义。它对生态保护具有前瞻性,也引起了观众对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视,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责任意识,助推可持续发展。但具体如何有效保护生态仍需思考。此外,笔者对气候学知识了解较浅,因此表述欠缺准确性和逻辑性,这些问题笔者会重视并尽力改正。

参考文献

[1]张嘉如.当代美国生态批评论述里的全球化转向——海瑟的生态世界主义论述[J].鄱阳湖学刊,2013(02):96-101.

[2]李飞武.万物一体:《后天》泛生态视域的镜语旨归观照[J].电影评介,2019(02):64-67.

[3]王诺.生态与心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6.

[4]邹冬生,高志强.当代生态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

[5]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