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剑琼
所谓安全意识,就是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今天我们在分析以往每一起事故时,都可以找出引发事故的很多原因,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是指当时的客观作业环境和本质安全条件;内因主要是指岗位员工的行为安全是否符合规程、制度和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在同样的作业环境下,运用同样的设备、工具、安全保护装置和设施等条件下,有的操作人员就很少出事故或不出事故,而有的操作人员却常常出事故或出严重事故。所以,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的是内因。在钻井生产过程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事故发生与否的关键。人的安全行为归根结底又来源于人的安全意识和动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可能受到个人情绪、工作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会在人的思想上形成相应的压力,对人的情绪、心理会产生复杂的影响。一般情况,我们的员工都愿意以安全生產为目标,但是,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被逆境所围绕时,思想上负担增大、精神压力随之加重,这时若得不到及时排解,一旦不利的心理状态占据了大脑,就会出现精力分散、思想集中不起来、失误增多等不安全行为的现象,从而引发事故。
我的观点是,在钻井生产中,安全意识比业务技能更重要。因为,操作技能给予了我们行为的依托,行为的标准,安全意识则端正了我们的思想,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只有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生产的安全。每一名员工的操作能力,只有在强化安全意识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
目前我们的钻井队在设备保障、安全设施配置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作业中仍存在着大量风险,现加上近年来新员工、劳务工增加,他们仅仅经过短暂的理论培训,就分配到生产一线,边生产边培训。由于工作经历不长,实践经验不足,造成无知无畏无能现象大量存在,使安全生产如履薄冰,事故苗头不断,稍不留神,将酿成人员伤害、设备损毁等事故,给企业发展、个人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如何才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呢,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树立良好安全意识的前提条件
所谓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安全管理的底蕴、工作作风、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是表里一致的一种精神体现,要想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但要增加安全文化宣传,加大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时间,更是要从单位领导到每一名基层员工,在进行生产的每时每刻用同一种安全标准、同一种安全理念、同一种操作规程,把对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和完成生产任务有机结合好,始终做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还要把企业、员工、家人进行亲情联系。一个员工在企业付出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获取报酬,也是对企业负责任,同时也是对个人、家庭负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宣传安全理念,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荣耀、是效益、是力量。
二、领导重视、身体力行是树立良好安全意识的重要保证
树立良好安全意识的关键是各级领导的安全素质和身体力行抓安全的态度。特别是基层领导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把单位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落实“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方针,用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本单位的每一名员工,进而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强化安全观念,才能有效地加快员工安全意识的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预控的。“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而且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出事故整改的“产出比”,安全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因此,单位领导必须坚定事故可控的信心,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一以贯之地身体力行,严于律己,敢管善管,尤其对安全管理不打折扣,处理安全问题不手软,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搞好安全生产,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习惯是树立良好安全意识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安全习惯产生正确的安全行为,安全习惯是人固有的思维定势,安全习惯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人在安全生产时潜意识的行为、工作方式等。很多时候我们的安全措施可谓完善,员工的安全知识也掌握的全面,可仍旧会发生安全事故。为什么呢?最深层次的原因是职工的安全意识上不去,安全习惯不正确。良好安全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有来自于如个人素质、单位风气、岗位更替、人际关系、作业环境和舆论评价等因素的影响,也来源于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一系列安全价值的认识,它是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因此,良好安全习惯的形成和培育,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要加强对安全模范、安全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高尚行为的肯定,引导员工躬身效仿;要大力强化安全思想教育,大力宣讲安全目的的意义,消除员工的侥幸心理、麻痹心理、松懈心理,教育引导员工在工作中采用正确的安全行为。“行为渐养成,累积变常态”。当一种好的安全行为固化为一种好的安全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按章操作,不需要外在约束,也就是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
四、营造亲情氛围是树立良好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
亲情是最能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树立安全意识上要注重发挥“慈母心、夫妻爱、手足情、子女盼”的独特作用,把亲情融入到安全意识树立之中。要积极拓展树立安全意识的领域,把安全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要摸清、员工所想,了解员工所盼,积极创造更适合员工口味的安全文化载体和形式。要进一步整合提炼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价值理念,用人本化、亲情化的理念熏陶、感染、教育员工,实现员工安全主体意识的觉醒,切实做到尊重生命价值,关爱生命健康,真正把安全理念转化为自觉行为,自觉做到遵章守纪、按章操作。
五、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是树立安全意识的动力源泉
安全教育和培训,能够促进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安全风气不断优化、安全精神需求不断发展。通过安全教育,能够让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认识观念,改变员工对安全生产活动的态度,使员工的行为更加符合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没有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意识必定落后,员工的安全素质必定低下。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的动力。在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中我觉得有四方面要加强。一是现场是最好的老师,成立以驻井监督和井队骨干为核心的传、帮、带小组,以“钻井队HSE建设标准”为重点,逐人逐岗进行现场培训,尤其对新员工更要做好传帮带工作。针对钻井队人员技能层次不齐的现状,认真总结归纳现场习惯性违章动作,逐个进行现场演练示范,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手把手教,彻底根治习惯性违章的源头,规范操作。同时结合天、时、地、人等不同工况,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引领职工进行风险识别,判明各种工况下存在的风险,制订出相应的风险削减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二是认真做好安全经验分享和事故案例学习,利用已经发生的事故资源,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从中吸取血的教训,时刻警钟长鸣;三是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如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宣传教育工具,为员工放映安全技术科教片、安全事故片,既生动又具体,把安全生产的知识融于事故之中,可使员工在娱乐之中受到教育,有助于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安全生产的责任;四是强化师徒培训。给每名新员工指定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师傅,签订《师徒合同》,严格执行分公司《导师带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的管理要求。
六、遵守安全规程、规章制度是树立安全意识的最后底线
作为钻井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大家都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及规章制度,这些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是严格的、不容置疑的。特别是那些使用了“严禁”、“必须”、“不得”等强制性词语的条文,我们都要在日常施工作业时,严格按照规程所要求的去做,来不得半点马虎。有了这些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作为施工班組人员,要首先熟悉所从事工种具体有些什么规定,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都要认真对待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所要求做的,都要严格执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有些班组、有些员工之所以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明知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中是要求那样做的,可就是没有严格地去执行,抱着若无其事或侥幸心理,自觉不自觉地违反了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结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施工人员说起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头头是道,可工作时却把这些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当成了“耳旁风”,抛到一边,真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结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全体员工严格执行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意识的培养,牢固树立员工按章施工的自觉性, 要让每名员工深深懂得:遵守安全规程、规章制度是树立安全意识的最后底线。
总之,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必须做到齐抓共管,不能只靠安全部门说服教育,也不能只靠管理部门搞活动,更不能只靠行政手段一罚了之来解决。它需要各个部门、多种形式、方方面面的工作共同来完成。既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也要有行政处罚手段作辅助,两者缺一不可。它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需要每一名员工、家属的广泛参与。培养员工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开拓思路、持之以恒,使每位员工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保证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企业安全可控,才能真正培养起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生产坚不可摧的防线,才能促进我们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二钻井工程分公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