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形势下小学家乡学科的创新性实施路径

时间:2024-08-31

王贞艳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元化、渗透性已成为现代教学创新实施的重点。家乡学科作为以家乡为主题的基础性科目,对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建设家乡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小学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从学生的主体入手,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环境,优化细节、革新策略,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究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作者立足学情,对新形势下小学家乡学科的创新性实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家乡;创新实施

目前,部分教师在家乡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老套路”“旧思想”“灌输式”等现象,未能结合实际学情展开有效教学,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形成互动关系,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部分教师在方法的选用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学生主体的思考,忽视学生的能动表现,进而造成学生处于低效化、被动式的学习狀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构建情景、强化理解、创新设计、趣味活动四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分析。

一、构建情境,优化体验环境

环境是驱使主体行为的外部因素之一,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认知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习环境的导引作用,积极构建学习情景,优化体验环境,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有效开发与渗透。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的基础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在“家在吉林”的教学中,本节主要是关于家乡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内容的学习,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屏功能,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建立“我爱我家”的学习情景,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使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特点、历史故事产生不一样的理解。

二、结合实际,加强主观理解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加强其主体性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化其内在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视角入手,找出其疑难重点,采取针对性策略进行分析和引导,提高学生的主观理解,夯实其认知基础。同时,在课堂问题的设计和引入方面,教师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抓住规律、创新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在“职业”的教学中,以家人的职业为话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辛勤劳动、学会尊重。对此,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中了解职业,如治病救人的医生、教书育人的教师、抗震救灾的消防员、维护安定的警察等,使学生在切身的感受和体验中,加强对各职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力。

三、创新设计,提升互动效果

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保证教学进程有序开展的关键性要素。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新设计、灵活方法,科学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使学生能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各环节的衔接性和组织效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丰富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互动交流,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德修养。如在“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家乡春节民风习俗进行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如何正确对待风俗习惯”进行互动讨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四、趣味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将游戏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结合教材内容,设立趣味活动,使学生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了解家乡、锻炼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不同类型的趣味活动,转变授教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趣味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立足主体发展,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行为动态,优化形式、改进策略,从而实现寓教于乐、全面发展的目标。如在“乐此不疲”的教学中,考虑到本节是以家乡游戏为主题的学习内容,为使学生通过家乡游戏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对此,教师可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游戏,体验游戏的真正含义,如“打老虎(丢沙包)”“骑驴(过驴)”“123木头人”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游戏的理解,并在其参与实践中获得成长。

综上所述,通过情景构建、导引理解、紧密互动、趣味教学等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家乡主题的认知理解和情感体验,还使学生在交流表达、实践探索、心理建设等方面得到积极培养,进而打牢学生的发展基础,促进其全面成长。同时,结合家乡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及时关注学生的学情变化,调整策略、优化环节,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推动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这也对教育改革深层次发展具有实践化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旻吉.传承地域文化开展民俗活动[J].现代教学,2020(21):66-67.

[2]孙叶方.坚持课程育人,促进美好成长[J].上海教育,2018(36):50-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