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方地区优质水稻本田生产关键技术措施探讨

时间:2024-08-31

明坤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水稻本田,重点分析北方地区此阶段使用到的技术内容,包括整地泡田、施肥过程、插秧技术以及水层控制、病虫害防治。通过明确生产期间运用的技术,可保障水稻的优质,维护农业生产的正常推进。

关键词:北方地区;水稻;本田

引言:

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且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处理技术,产量及品质也在持续增加,逐渐形成高产的态势。但在持续优化期间,不难看出水稻种植依旧有提高空间。

一、水稻本田

我国北方种植水稻的历史较长,产出的大米也备受好评,由此也体现出北方在培育优质水稻的农业中,已经有所成效,并拥有持续开发的基础。单就种植水稻而言,国内绝大部分会选择杂交品种,借助移栽的手段,实现大范围的种植。所以,水稻种植过程分成秧田与本田两个时期,后者相对重要,在此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及管理举措均对水稻品质有较大影响,乃至达到决定性的程度。因此,水稻生产中,特别是在供给侧战略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水稻优质性的价值不言而喻,确保本田阶段生产手段有效实施是极为关键的。

二、优质水稻本田生产关键技术分析

(一)整地泡田

在整地之前,技术员需先确定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品种,如龙稻16、东农428、苗稻2号等。可选择的品种高达上百种。确认好水稻品种后,需对水渠加以维护,确保灌排无阻碍。而后结合田地的现场状况,设置条田,每个池的面积约为2000m2,采取单排单灌的模式,并合理控制地埂的用地面积。为提高土壤的品质,需提高田地内有机质的含量。在整地处理中,需尽可能提升秸秆还田的占比,可使用农业设备把稻草切割成小段,利用秋翻,使稻草与土体混合。翻地期间,需要确保耕深处于15cm~20cm之间,并综合运用耕翻与旋耕等手段,如果田地较宽,可耕深相对偏大。另外,需注意不能影响犁底层,由此确保水分及肥料可以有效保留,为此,可实行翻一年配以松旋两年的模式。如果未能及时进行秋翻,能利用春翻弥补,处理深度约为15cm。另外,应注重旱整地和水整地的综合,其中旋耕地仅可以使用水整地的方式。前者需进行旱耙以及旱平,并保障堑沟,配以泡田,完成池梗部分的处理。泡田通常在五月初进行,井灌田地需合理控制灌与停的节奏。后者则需开展在插秧的六日左右,进行整平及耙细处理,内部的高度差不能大于一寸,且肥水不可溢出。

(二)施肥处理

种植水稻期间,为保障水稻的品质,肥料需多用农家肥,尽量控制化肥的应用量。有效运用畜禽的排泄物及秸秆等材料制作肥料。北方水稻实际的施肥量需控制在2~3t/667m2,且以三年为时间节点。按照测土配方的数据,确定化肥的使用量,或直接根据生产实况加以调整。首先是基肥,包括的原料有尿素及磷酸二铵、生物钾等,具体的用量:每667m2尿素为6kg;磷酸二铵添加7kg;硅肥为20kg;浓度为50%的磷酸钾,添加5~8kg;生物钾则需控制在5kg;氮磷钾肥料是由浓度为45%的复合肥混合而成,添加量在6kg左右。耙地处理前,需把所有准备好的肥料全部施加。其次是分蘖肥,此类肥料通常需要进行两次。前一次通常在秧苗返青,形成四叶时,一般插秧完成的十天左右,此时,每667m2需施加3.5kg的尿素,以及5kg的生物钾。借助地位分蘖,能提高秧苗的发育速度。在七叶至八叶冒尖时,应结合田间的实况,继续施加尿素及钾肥,此时应少量施加。最后是穗肥,齐穗时,每667m2需施加2kg。在生长后期,为避免出现病害,可在叶面上喷洒肥料,以加快水稻成熟的速度,此道工序通常不会超过七月中旬。在水稻涨势异常,或出现低温、降水量大,有病害问题时,仅施加钾肥即可。

(三)插秧技术

北方地区在水稻种植中,移栽秧苗是主要的手段。此道种植环节对温度有一定要求,需要日均室外温度始终超过13℃时,进行插秧作业,通常在五月份的15~25日之间,最晚要在五月末完成。插秧密度是根据田间肥力确定。若肥力级别仅能达到中级,行穴距离需为30cm×10cm,如果肥力較多,密度应控制在30cm×13cm,各穴中可插入四棵秧苗。且插入深度需在2cm以内,整体插完后,需全面检查进行补苗。

(四)水层管控

一是返青阶段。插秧期间需保证水层为花达水状态,并在插秧结束,立即进行灌水,此时的水层深度需控制3cm~4cm范围内。如若本年气温整体偏低,则此阶段的水层需适当增加,在5cm左右。但若遭遇寒潮,需把深度增加到6cm~7cm。借助水为秧苗构建较为稳定的成长环境。在低温天气结束后,需即可清除多余水分,实施常规管理手段即可。二是分蘖阶段。该时期需实施浅水管理,深度需控制在3cm,适当提高温度,以推动蘖。在该阶段的后期,为减少无价值的分蘖,需开展排水晒田,让田地间形成裂缝,可以看到白根。该种状态持续5~7d即可,灌水使水层恢复原状。三是拔节孕穗阶段。从该时期起到抽穗期间,需在田间灌入活水,深度控制在6~7cm。若为井灌区域需开展间歇灌溉,如果气温未达到17℃,需使水深处于15cm~20cm之间。四是抽水开花阶段。从该阶段到水稻成熟期间的水层管控需注意,在抽穗之前的四日左右,实施间歇地灌水,而进入扬花阶段后,需开展活水处理,深度保持在5~7cm之间。蜡熟阶段应恢复间歇注水,使干湿状态交替出现,但需让湿状态的时间占比更大,提高田间的供氧量,以增加根系的伸入深度。在刚进入黄熟阶段时,需先实施排水处理,特别是地势低洼的部分,如果条件要求,也能适当提前排水,而如果为漏水区域,需合理推迟排水的时间。

(五)病害防治

首先,稻瘟病。该病害是水稻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针对其的处理可接祖枯草芽孢杆菌粉剂以及多抗霉素等合适的生物药品,通过喷洒的方式施加于农田中,以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此外,叶瘟病可利用三锉酮及时治理,而对于穗颈瘟可需使用好春雷素。此处需要关注的是,水稻处于花期阶段时,不可施加农药,以保障授粉过程无干扰。其次,病虫的处理。水稻种植过程中,二化螟及大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虫害。对此的防治应在农田内害虫数量偏少时,便进行处理,首选合适的杆菌,化学试剂次之。另外还要玩稻飞虱,需要在处理种子及实地移栽阶段便进行预防,可使用呲蚜酮、呲虫啉等。最后,杂草。插秧结束后的6d左右,也就是返青阶段,需借助浓度为50%的禾草丹乳油300g,也可使用二氯喹啉酸,浓度在50%的粉剂,添加量为40g。另外还有其他除草试剂可以使用,具体需要技术员自行根据田间情况自行选择。

三、结束语

完成上述一系列的田间处理步骤后,便可等待水稻成熟。在有超过九成的水稻出现黄化的情况时,便能进行收获。通过合理运用生产技术,保障稻米的品质,并为后续研究各品种的生产效益,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田红刚,刘永巍,张景龙.不同水稻品种本田抗旱性筛选[J].农家参谋,2020,(14):43-45.

[2]隋亚云.大洼区水稻基质育苗本田试验总结[J].北方水稻,2019,(06):30-31.

(联勤保障部队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哈尔滨管理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