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梓铭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必须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非常重要,甚至是一门必须掌握的课程。为使学生适应不断转变的时代,正确有效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将会不断更新,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创新及其研究性质和目的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及科学生涯奠定稳固的基础。学校希望所有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以计算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但事实上,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1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1.1 课程的目的和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开放的基础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人都应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技巧和学习训练策略,同时考虑介绍简单易用的技术和插条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总的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后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1.2课程的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操作步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其次,必须理解文字编码的概念,并正确地进行输入。第三,学生应具备更先进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及相关的基本技能,以及使用Word、Excel、及PowerPoint软件的技能。第四,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电子邮件技能和浏览器访问能力。第五,必须学习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FrontPage网站上创建和使用的核心技术。最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电脑的一些内部结构、基本概念、资讯安保及职业操守。
2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开始注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学校积极更换计算机设备,丰富办学环境,加强网络建设,许多方面较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有了很大提高。不少高校开始修改计算机基础学科教材,课程知识的构成不断更新,在C语言、Visual Basic语言、C++语言编程等编程方法上实现。多媒体技术适当增加,许多高校除了开设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必修课外,还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开发的辅修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课件制作、图像处理和信息技术等专业选修课,很受学生欢迎。
3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高校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专业改革的广泛开展,将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共享资源管理,从而加快教学改革步伐。然而,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3.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改创新性进展缓慢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改革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基础教学方法。培养较好的计算机应用综合人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授改革缺乏创新研究,還需摆脱板书方式,突破计算机应用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但由于计算机应用化教学改革缺乏足够的创新性研究,解决不了核心问题,从而导致计算机应用化教学改革缺乏深度。限制了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
3.2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区别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普及,相关高校教师应带头改革高等计算机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要求,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虽然计算机基础软件在高小教育改革中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能会增加学校的学费,高校可能被迫使用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进行测试。事实上,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扎实的基本知识,有些则因缺乏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而赶不上教师教学过程,严重干扰课程学习的进度。
3.3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陈旧
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通常使用省级计算机考试来教学生如何参加计算机考试。事实上,与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相比,省级计算机水平测试标准的要求往往相对落后。此外,由于教材更新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材更新缓慢是一种常见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很难学习与时代发展相关的新技能、知识和应用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一些障碍。此外,尽管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教材包含大量的教学内容,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使用新鲜有趣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与个性强的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存在一定差距,大学生很难投入更多精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很难感知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会有一些困难。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
3.4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网络教学意识淡薄
目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利用不足、网络教学意识不足等问题。如果某些学生因个人原因影响课程内容的学习,这部分课程可能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自学。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有的大学都有校园网,学生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在线教学。为了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也让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3.5 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
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而高校只依靠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而测量的内容大多是知识记忆、缺乏计算机操作,只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掌握,忽略测试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此外,目前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毕业生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因此学生可能会专注于成绩单测试内容而忽略其他知识,有些学生可能会在完成计算机课程之前记住计算机成绩。
4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4.1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因材施教
在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中瞄准计算机等级证书,并不违背培养人才的初衷,但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的概念,计算机操作可以被表示为语言工具,并且实际使用计算机操作作为技术或工具。因此,对于高校不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问题,学校应该从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和适当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4.2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教学方法非常实用,但知识点复杂,学生长期操作容易厌烦,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通过探索事物的起源、发展和最终结果,使用学生感兴趣的示例,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可能纯粹是无聊的。解释理论知识或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行探索学习并以最终作业为结果,教师识别并与学生交流以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相应技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应脱离教科书的蓝图和教学目标,应尽量选择相似的例子,以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所必需的一切,让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对能力不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学生始终充满自信。
4.3结合大数据相关技术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由于学生水平本身的影响及大学课程所施加的限制,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缺乏深入的认识。同时,由于目前在该领域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存在困难,该学科的课堂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游戏竞技场。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并存,需要高校教师运用计算机合理地结合知识、分析和创新的教学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由于不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设施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差异很大,一些大学在基础计算机课程中引入了分层教学方法。为了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基于科学的学生分层来总结学生信息,引入了基于学生水平的不同教学方法。同时,设置课堂教学、课后工作、课间辅导和讲解课,为遇到各种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有助于各级学生有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的内容。作为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得到巩固,相关教育问题、教育知识与应用实践相匹配。另外,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确定相应的培养模式,使计算机教育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培养惯性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4.4密切结合学生专业背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范围广泛,适用于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从文学和历史到科学和技术。在日常教育中,应将计算机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将各种专业知识融入计算机的日常教育中,培养和转化学生以计算机为导向的专业能力。旨在以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手段,使学生能够塑造计算机思维。期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营造专业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能力解决专业问题。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应从商业案例开始,让学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确定文本布局计划。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技能。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的方式,向非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学生讲解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5转变教学模式
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发生了显着变化,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课程设置,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模式,加强对问题的自主分析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必须发挥计算机的全部力量,充分发挥出符号、动画、文本、视频、图形等多种性能,并利用颜色、图像和声音创造与当前教育主题相关的情景。鼓励学生带着任务与教师创造的教学情境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完成课堂作业,并让学生探索课件和阅读书籍,找到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践优化问题。一般来说,学习模式主要是一种操作模式,如果学生对学习模式有合理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能够在课程中合理地添加数据处理和处理元素,那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大学获取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数据,为学生提供数据量,并为学生提供建模环境,为学生提供非常真实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企业实际业务的需要并使之成为可能。这种形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具体应用于本专业未来的工作中,从而确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
4.6 案例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案例教学模式本身比较具体,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举例,促进学生对知识和内容的更深入、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很难保证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例子。这导致教师在案例选择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揭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科学基础的困难,教师可以搜索相关案例材料,提高学生更快地理解相关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时代背景,高校应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增强学生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综合教育提供有效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实际需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高校计算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对促进现代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浩.试论慕课时代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策略[J],才智,2019,41(6):143.
[2]李婧.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电脑迷,2019,23(1):180.
[3]王娟.”应用型人才”環境下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l5(5):123-124.
[4]迟江波.慕课时代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8).
[5]张玉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MOOC构建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7(22):87-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