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邹健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单元,选编都是经典名著,现在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读完,读懂,读活”的基本原则,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他们学习语文提供更为优质的条件。本文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并提出部分个人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整本书 阅读教学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赏析、表达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语言的建构和使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欣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整本书阅读教学努力实现这一目標,引领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中,使其深入了解整本书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内涵,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以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用的《乡土中国》为例,来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点。《乡土中国》是我国近现代社会学著作的代表,由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创作而成。这本书基于由14篇文章组成,研究内容覆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人文环境、道德和法治、权利与社会结构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人们管窥乡土中国、中国基层社会的全貌提供了窗口。
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描述,《乡土中国》作为学术类著作,其阅读要求和目标是: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作品,据此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建构整本书阅读方法体系;培养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相关知识,认清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促使学生调整和养成理性、正确的社会观,促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学情分析
整本书阅读教学面向的是高一学生,这是他们初次接触《乡土中国》,初步开展整本书阅读,关于整本书阅读方式与方法,一些学生还缺少认识和了解。而且,由于接触的学术专著不多,学术专著的专业性较强,许多学生可能都对学术专著不感兴趣,拿起《乡土中国》这本书,也会感觉到难读,不想读。所以,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传授整本书阅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乡土中国》的框架结构,让他们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技巧,为后续整本书阅读、深入阅读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具体流程
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主阅读《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与《后记》这两个部分,通过互联网平台查阅资料,了解《乡土中国》的成书时代背景,掌握与此书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费孝通的个人作品、主要成就、人物经历、人物评价;《乡土中国》的内容讲解,中心思想,作品影响,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的素材和资料。而这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借助网络来搜集和了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搜索、整理与作者及作品有关的背景资料。目的是让他们初步了解《乡土中国》的大概内容,为接下来的整本书阅读做准备。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生活实际设计问题:许多人都说《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关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你有怎样的预设?你想通过这本书了解什么,获得什么?然后由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提出各自的预期想法和想要获取的信息,指导他们正视阅读《乡土中国》,标出书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并为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借助期刊检索、百度搜索、合作学习等方法去获取信息,为整本书阅读做好准备。
之后,教师可以结合《乡土中国》一书的目录,简单分析《乡土中国》的基本构成,此书的基本特征,与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将整本书阅读分为目标清晰的几步:
第一步,浏览、略读此书,大致了解整本书的写作原有,了解书的体例、内容和篇章结构;
第二步,选择性阅读,勾画、着重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与观点,像“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社会圈子”、“横暴权利”等,并尝试自主组织语言对概念进行解释,或者采取思维导读的方式,梳理这本书的行文思路与逻辑结构;
第三步,精读,就是认真反复阅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标记出不懂之处,以理解原文重要观点,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最好能够撰写读书笔记,并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
第四步,研读,即在通读整本书的同时,精读部分章节,发现和反复思考在阅读时发现和想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疑虑提出问题,参考教材后面附加的内容,试着解释、回答问题;
第五步,重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重读并不是重新将书再读一遍,而是多次、反复阅读,这种反复阅读,可能是终身阅读。因为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们对于同一本书的感受与认知是不同的,通俗来讲,就是同一本书,也能常读常新。而每一次重读,其实都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实现精神成长的必由之路。
2、理解内容,掌握核心
如果说初步阅读可以让学生“渐入境”,那么,理解课文内容,就是学生“深入境”的可靠路径,也是整本书阅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角度来讲,在整本书阅读中,理解内容,掌握核心,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建构语言能力的要求。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要求学生整理全书的结构和内容,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的内核、层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如:《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乡土社会不用文字,并非是“愚”的表现,因为文字虽然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人们都是面对面往来,直接接触,这种交际方式比文字更直接、便利,所以不用文字并不能代表什么。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文字下乡”的前提,“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乡土社会的特点等问题,使学生对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生理基础、社会经验有所认识。又如,与《文字下乡》所说的空间之隔相同,《再论文字下乡》说的也是这个问题,不过它将问题进一步细化,从个人的今昔之隔谈到了社会的世代之隔。为了让学生找到“打破时间之隔”这一问题的策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需要和满足的角度去分析文字的作用,再让学生结合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对文本内容、结构的梳理,进行深层思考和想象,了解思想要点,拓展阅读的深度,锻炼逻辑思维。
3、理清结构,理解观点
社会科学是以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研究为主的学科,社会科学的存在意义就是针对社会问题,从科学角度提出观点,给出建议。所以,在阅读社会学专著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作者不仅会就为何要做研究做出论述,还会看到作者会着重解释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在了解《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写作目的后,学生需要由粗变细,加深对作者观点、主旨的认识。在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做好指导,让学生进行分析性阅读,鼓励学生多动脑子,多做思考。如在《系維着私人的道德》章节阅读中,我们知道,这一章的内容与上一章相同,其侧重点都是中西方的差异。其中,中西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团体格局上,西方国家是在部落团体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团体格局,西方人道德观就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而中国乡土社会对团体、伙伴的要求并不高,尤其是在封建社会,许多家庭,个人,都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所以他们有以个人为中心的想法,这也使得中国人更加关注传统思想,使儒家“克己复礼”“孝悌忠信”,更是对超脱于差序的人伦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让学生理解各个章节的主要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合作探讨,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深层次地分析和展示本章内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为学生理清本书的逻辑结构,理解主要观点提供助力。
4、体会情怀,了解价值
在“细读”环节,在整本书阅读中,最要紧的不是“抓概念”,而是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理解书籍的学术创见、研究价值和情怀。《乡土中国》之所以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覆盖面广,而是因为它微言大义,有着浓厚的中国情怀,充满对基层社会的人文关怀。如关于城里人眼里的乡下人的“愚”,费孝通以学者的视角,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了问题的缘由、本质,没有居高临下的歧视、无差别的攻击,而是慢慢的人文关怀和理解。而且,作者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解决现实问题,改变社会现状,这种情怀,是许多人所没有所不能及的。费孝通这种观察社会的方法和情怀,至今仍充满活力,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在学生对全书内容有所了解后,教师要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本书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本书的情怀和意义,让学生结合《乡土中国》一书,就学术专著如何变得“有料”,“接地气”,经典的通俗性与专业性等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并总结该书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识,流淌的乡土中国情结,针对一些现实问题如邻里关系、和谐社会、个人利益维护与集体利益冲突等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同时学习费孝通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养成对底层社会关注、充满人文关怀的道德品质。
5、积累经验,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知人论世,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也是阅读的意义所在。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以致用的“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考试、应试而学,一是为审视现实而用。这里的“用”,用通俗的方法来讲,就是“入实境”。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做好监督和引导,不必让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花费太多的精力,投入太多的时间,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之上,联系现实,根据当前的社会习俗、风气和现实进行思考和评价,谈方法,提意见,让学生养成知人论世、学以致用的素养和习惯,为终身学习积累经验。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借助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将所读、所思和所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学习,深度思考。如让学生阅读韩金桥的《现代社会的乡土魂》,谈谈对《乡土中国》一书的看法;概述《乡土中国》的重要观点,将一些重要观点,如中国乡土社会的人是离不开土地的,传统的乡土社会本不需要文字这种工具,等等,“翻新”出新的内涵;让学生审视现实,以写作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这样读写结合,可以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转变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整本书,深入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且运用至实践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为学生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使其有计划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帮助他们优化阅读体验,不断调整个人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视野,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丽铮.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试析——以《乡土中国》第五课时为例[J].语文天地,2021(12):63-64.
[2]向贤琼.高中语文整本书自主阅读作业设计——以《乡土中国》为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1(12):5-6.
[3]上官树红.《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12):40-45.
[4]詹舒祯.基于问题解决理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J].西藏教育,2021(11):54-57.
[5]黄丽君.“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研讨”的四个关注点——以《乡土中国》为例[J].语文月刊,2021(10):33-38.
[6]丁万锐.“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30):35-3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