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4-08-31

段云岱

摘 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种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迅速波及到教育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二十一世纪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实现的重要任务。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以所授知识为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运用新课程理念实现高效课堂,让学生更愿意学习,在成功的体验中也能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大量的低效教学行为,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已经定为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这千变万变的信息时代中立住脚跟,如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 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要想彻底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氛围需要从根本上着手,要治本。 什么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根本?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课比玩游戏、上网、聊天更有趣、更有意义!

一、课前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愉快,这样的课堂氛围必须要有深入细致的教学设计为基础。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最重要的的原则就是真正在教学设计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学,老师的教是帮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做的时间。 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教师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解就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为,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还是在被动地听。教师讲的东西得不到落实,势必是只开花,不结果。信息技术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了,才能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验过程,总结方法。其次,要给学生想的空间。 信息技术学科第二大特点是创新性,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所以,课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所学内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愿望。这里所指的实践内容不是零零碎碎的小练习,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成的内容。设计自己的名片、制作暑假生活 PPT、编辑处理自己的照片、都是充满创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个性化的实践内容。教学设计時只要在最终作品的功能、知识技能应用上给出具体要求即可。引人入胜的开题,鲜活的教学案例,开放具有挑战的实践内容,是吸引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当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可以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就会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意义所在。

二、课上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充分的课前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上教师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入课题,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学习新知外,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还要不断巡视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因为教师的讲解再精彩再清楚,学生只有在亲自动手实践时才能发现问题,才会提出问题,即使是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会再次提问。教师这时要及时发现学生实践中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共性的问题要及时对全班讲解。所以,这个环节,应该是教师最忙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辅导敢于提问的学生,还要去发现那些有问题不敢提问的学生,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我们要时刻牢记:课堂上是学生在学习,不是老师在表演。

三、课后要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

精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讲解,细致入微的课堂指导,是吸引学生兴趣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监督与激励,再好的课堂氛围也将是昙花一现,转眼即逝。 教学是有目的学习,每节课都是有教学目标的,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是需要通过作业来评价检测,并及时给出反馈的。 所以,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学生是要做作业的,鉴于我国目前的现状,我们不可能再给学生留课外作业。因此,需要在课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实践去巩固,学生课上的实践内容就是他们的作业,实践的结果是需要评价的。教师需要对学生每堂课的实践结果及时进行评价,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我们已经把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不可能再把评价也放在课上去做。所以,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上作业并在课后进行评价,下次课上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优秀学生,展示有创意的作业,并对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只有在精心的教学设计、巧妙的课堂引导、及时的教学评价共同打造下,才能营造出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愉快的课堂氛围。

四、以生活为抓手,培植信息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发展的重点。小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不久,还不具备完善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现实生活,学生习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也终将运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新课标主张教师构建生活化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也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因此,教师不妨从信息技术的生活应用入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的距离,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进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培植学生的信息意识,初步实现以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摸索总结,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志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激励”[J];新课程(中);2011年03期

2吴华;;试探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音乐大观;2012年11期

3罗妙永;;劳技课堂 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1年15期

4沈可平;;浅谈有效教学策略的构建[J];学周刊;2011年30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