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梁超英
摘 要: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给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能满足当前课堂教学需求,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将信息技术设备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可将刻板、枯燥的文字知识转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从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進行分析,并提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含义,从而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策略,希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伴随学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智慧教室的建设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学习认知工具和有效技术支持。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师教学工具、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工具、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在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营造新型的教育教学环境。
一、认知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历史学习与探究兴趣
相比于高中物理、化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中历史学科理论性较强,加之教材内容承载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和学生实际生活存在较远距离,这导致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历史知识讲解时,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从课本文字中真切体会历史背景、环境与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与探究兴趣。
(二)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决定其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丰富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增加高中历史教学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拓展思维。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能整合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将历史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中,让历史学习得以常态化发展,提高学生时间利用率。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课前准备应用信息技术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前准备环节尤为重要,是确保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前,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结合书本内容初步理解历史知识点,这样可以确保教师的历史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利用信息技术,对书本上的历史内容进行补充,并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制作成短视频,通过采用短视频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思考
例如,在中外历史纲要学习时,对于“开辟新航路”这部分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分析,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相关视频进行综合,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初步了解当时“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相关历史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深入探究相关历史知识。应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当他们看完相关视频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有哪些?”“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预习了“开辟新航路”的相关内容,同时,对世界发展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二)课中讲解应用信息技术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现状亟待改变,针对历史教学改革,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对于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也不高。那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可以明显改善目前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书本教学充分结合,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因历史文字和知识的枯燥乏味而产生的厌学心理,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持续保持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束缚较多,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如果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可有效缓解历史教师的教学压力。
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结合历史教材初步讲解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对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进行整理,通过图片形式展示出来,保证学生可直观地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可更深层次地对工业革命进行分析。这节课的重点除了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发展的意义之外,还要分清每个国家对工业革命的态度,同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工业革命有几次?”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还能对下章节内容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整理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课后复习应用信息技术
课后复习工作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课后复习可使学生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后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时,对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这部分内容,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依托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设备上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重要意义等方面内容进行解答,同时,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以两人为小组进行探讨,一方面可以确保答案的准确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这不仅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总结,同时,也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历史教师初步了解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须记住,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陷入“为融合而融合”的陷阱。要知道,教学理念与方法才是根本。教学中,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辅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成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课堂。
参考文献:
[1]藏乃措.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6):129-130.
[2]詹毅,张旭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01):147-149.
[3]韩玉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研究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