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徐莉玲
摘 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要将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探究小学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多数以灌输为主,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更多地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理性认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没有统一整合与利用,从而减弱了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关键词:情境创设、互动仪式链、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三全育人
在小学开展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形成努力向上的进取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教育素质,二是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根据柯林斯的观点,本论文将从“情境创设”“情感共鸣”“符号共铸”、“评价激励”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在小学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中不断凝聚学生的群体力量,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厚植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情境创设:以学生为主体,技术助力情境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关键点是情境。情境创设要将学生作为仪式的主角,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赋予他们积极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真实的表达热情。如果学生关注点在情境之外,丝毫没有被情境所感染,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是失败的。学校要选取学生认为有用、有趣的素材,提炼学生感兴趣的爱国主义话题,开展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校长思政第一课、少先队活动课、党史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但是,近年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较难形成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共同关注,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少身临其境的感觉,很难形成共同的爱国主义情感认知。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创设真实化的虚拟情境,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解决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活现”难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关注度和情感体验。如国家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平台,各地方利用“5G技术”、“全景VR”等技术打造的教育资源和平台,都为学校开展小学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虚拟在场情境,最终达到情境共融。
二、情感共鸣:利用主题聚焦,激发情感能量
对于身处新时期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学生,只有通过能引发强烈情感能量的互动仪式教育活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而学生的相互关注与互动进一步激发彼此情感的共享体验。尤其是小学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应该在特定主题的设置和引导下,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或创造引发其共同兴趣或行动的关注点,从而使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学校经常结合当下时势热点进行爱国主义主题开发,积极创新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的主题活动形式。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具象思维成分较多、喜欢玩中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他们通过话剧、游戏扮演等方式来证明自我;针对中年级学生喜欢挑战、愿意探索、抽象思维成分较多的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中分享情感体验,实现获益交换的需要;针对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抽象思维已充分发展的特点,教师可以发起爱国主义教育友好辩论,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实现情感体验的“交易需要”。在上述互动仪式过程中,当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所为、所感被他人获知,同时对他人的所为、所感也越来越强烈,便会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反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最终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三、符号共铸:推进符号创作,延续爱国精神
符号是情感具象化的体现,互动仪式很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能够形成符号资本,即是要形成小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认识符号。因为它承载着特定的情感和意义,传递着学生在互动仪式活动中产生的集体爱国主义情感能量,代表着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中的国家情怀。***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让它融入日常社会生活中,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它的精髓。”小学阶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拔节孕穗期”,学校要以小学生现实生活为原点、前期互动仪式积累的情感为基础,将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外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動参与活动,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符号。在开展小学生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时,不能“一刀切”,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要强调启蒙爱国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针对中年级学生,要培养集体服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懂得付出;针对高年级学生,要培养他们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在参与志愿者服务中懂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快乐,培养奉献精神。这些爱国主义日常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感能量的延续和家国情怀的内化作用。
四、评价激励:构建爱国教育大格局,着力实现育人新样态。
新时期提出的“三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学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积极探究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格局观。其实小学爱国主义道德情感的培育更离不开学校评价机制的建立,即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建立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道德评价档案,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考核学生个体爱国主义道德情感态度、日常生活实践参与度等。对教师的评价在于将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隐性融入小学各科思政育人的全过程。对小学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实践性评价和学术性评价:实践性评价主要是爱国主义互动仪式设计过程与实施效果的评价,其中主要是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情境创设、互动仪式内容选取、互动仪式呈现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与实践效果的评价;学术性评价是教师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学术成果,如相关论文、课题或者研究报告等。
小学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作为新时代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的实践载体,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校通过“情境创设”、“情感共鸣”、“符号共铸”、“评价激励”耦合而成的一个有机体,共同作用于小学爱国主义互动仪式教育的动态活动过程之中,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3日。84FD1F7B-10CA-48F5-B4BD-8A446B8D99D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