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减”背景下教读课文家常课课堂范式实践探索

时间:2024-08-31

石转宽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做好创新,调动初中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次案例研究工作开展,注重对教读课文家常课课堂范式进行有效运用,利用“35+5”课堂教学模式,完成任务驱动(单元提示、教学重点、课后练习)、目标贯通(明标定学、依标导学、据标练学)、板块组合(层级递进、讲练兼顾、学以致用)三个主要教学环节,发挥初中生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质量得到更加有效地提升, 促进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及发展。

关键词:“双减”背景;教读课文;家常课

一、教学目标

(一)立足新课改形势。

把握“双减”背景,突出“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以《春》一课为切入,围绕“35+5”的时间安排,做好家常课课堂范式实践引导,使初中生对文中生动的词语、句子进行学习,感受作者语言表达之巧妙。

(二)引导学生对文中优美的语言进行品读学习。

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让《春》一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二、课堂模式

(一)第一课时(35+5)整体感知。

35:在《春》这一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趣味性导入的方式,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引导初中生积极地参与到《春》一课学习中。这一过程中,结合谈话导入,围绕春天的生机勃发,结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让初中生感知诗人对春的赞美,并由诗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春》。课堂上,结合阅读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进行学习,并对文章结构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品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对“春花图”进行欣赏,让初中生感知美景中蕴含的浓浓情意。

在教学中,以趣味性导入的方式,结合题目解说,突出《春》的写作特点——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使初中生就“春”这一主题,参与到课文的学习及思考当中。课堂上,结合作者简介,并围绕字词识记,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做好学习[1]。

5:联系“双减”政策,注重对课堂作业进行设计,对“读读写写”中的字词音义进行学习和记忆,帮助初中生夯实语文知识的学习基础。

(二)第二课时(35+5)重点探究。

35:重点探究文本是第二课时的重要任务,围绕“单元导语”“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精准制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着眼于让学生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等学习行为在课堂中真正发生,实现课文独特核心教学价值,形成语文阅读素养、能力,对照教师教学用书“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围绕单元设计特点,引导初中生在《春》的学习中,以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本节课进行深层次的学习,通过阅读和赏析,使初中生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春》的课文结构进行梳理,引导初中生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对优美语言做好拼读,感受和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3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合作学习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使初中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对《春》一课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加深课程内容的学习及理解,为初中生构建一个更加高效、高质的语文课堂。在合作交流中,朗读“春草图”,对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描写进行探究交流。如文中的“偷偷”、“钻”等词语的运用,对于春草的描写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在春风图阅读中,引导初中生围绕作者在春风描写时,运用了哪些事物?通过结合问题,组织初中生在问题引导下,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學习方向,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探究交流中,并结合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使初中生深入地参与到《春》的学习及思考当中,让初中生对《春》一课体现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内涵。

5:围绕春草图、春风图进行归纳,对第二课时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初中生在参与《春》一课学习时,由浅入深,对《春》体现出的情感内涵进行学习和感知,使初中生对春草、春风的描写进行深刻的感知,加深文章学习的印象,以提升《春》一课教学的效果及质量[2]。

三、范式优点

(一)双减背景下,精准教学,注重能力训练,减轻老师负担,贯彻编者意图。

立足于“双减”背景环境,教读课文教学要把握“双减”政策的内容及内涵,减轻初中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负担,调动起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高效、高质[3]。通过以初中生为课堂中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初中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以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对课文的内容、内涵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为初中生构建一个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及发展。

(二)遵循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

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知人论世、讲练并举、层级递进、学以致用、教-学-评一致、依标扣本、课内外衔接。教学范式精教准学、轻负高效、强课提质、简单易行,每个课时各有分工,课内外结合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最大程度体现了国家意志,贯彻了“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精神。

围绕“双减”政策推进教读课文教学中,应把握“双减”政策体现出的内涵,以初中生为课堂主体,从初中生的实际学情入手,对课文教学做好有效地安排及设计,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对课文内容做好学习,并对本节课体现出的情感内涵做好了解,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上,应重视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主动地探究思考,加深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榕泉.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教材重构探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2):24-26.

[2]何婧莹.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J]. 文化产业,2022,(04):166-168.

[3]孙延娥.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2021,(12):78.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教读课文课堂范式实践研究》课题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