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4-08-31

徐彩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实现最大化发展。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每一名学生都接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使课程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加契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很大。这种情况下,一刀切的教学策略显然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采取分层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数学分层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举措,使教育符合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展开分析探讨,旨在促使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获得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同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层次和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仅仅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质量。

一、学生合理分层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前,要先通过家访、平时观察、测试、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了解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根据他们的数学水平、学习能力,将他们分为三类,包括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教学。优等生有很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数学基础知识很扎实,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强烈;中等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一般,数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学习的主动性一般,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这一层次的。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数学基础薄弱,对学习会产生抗拒和排斥的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正视自身的缺点。

在分组完成后,教师还要在每组选择一个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内的工作。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测试后,要适当地进行调整。为了避免分层教学可能带来的不好影响,教师在将学生分层后要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明白分层教学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提升优等生的自主能力,给予学困生更多的指导,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这能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将分层教学法更好地推进。

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分层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会因为不断努力成长和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此,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前要明确学生分层的周期,按照一定的时间对学生分层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分层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得到相应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学生一同见证他们的

成长和进步,认可每一个学生的变化,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当中,实现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完成学生分层后,教师要分层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有学习目标的学生,他们会有较强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意识,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数学成绩一般很优秀;那些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他们不具备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成绩也比较差。为此,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应明确每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目标,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期待。教师在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时,要深入探究教学大纲,在掌握大纲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对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明确其中的教学目标。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为他们设计一些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引导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对于中等生,教师可设计一些难度一般的目标,保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优等生,教师要设计有难度且高度灵活的题目,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三、教学内容分层

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新知的接受能力并不相同,如果教学中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分层管理,只能满足小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归纳、整合教科书内容,设计简单、中等、复杂的分层教学内容,获得基础理论能力培养、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知识应用思维发展的分层教学效果。期间,教师可将课外辅导书、辅导报、线上教学资源适当融入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中,以拓宽不同层次内容教学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四、教学方法分层

针对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的个人学习需求不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对于学困生,这类学生基础不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弱,教师应以夯实基础为目标,使用讲说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把手”地让学困生理解具体知识。对于中等生,这类学生学习基础、自学能力一般,教师要使用互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

点拨、指导合作思考,发散其思维。对于学优生,教师可将课前预习与课上教学相融合,通过构建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升其问题发现、知识探究、问题解决的数学综合素养。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主动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探索。

五、教学评价分层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不适用于分层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评价方式、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给予不同层次学生针对性的评语,引导其对相关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一方面,确定分层评价主体,以成绩、课上表现、学习互动情况为主要评判标准,将班内学生分为优、中、学困三类学生。另一方面,对传统的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将总成绩评价、进步分评价、评语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融合,实现对学生情感、能力、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六、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的着眼点,即应当重视“教”,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学”。这还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班级学生、教学目标、课堂任务、教学目标等进行合理分层,使课堂教学能够符合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成军.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