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化课堂改革推动“减负提质”

时间:2024-08-31

黄忠立

摘要:“双减”政策的广泛落实,对学校、教师、课堂、家庭都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提升学习质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教师思考的核心问题。文章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以及家校沟通等四个层面进行讨论,为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便是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也就是为改变这一问题,国家制定了“双减”的教育政策,使学生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基本休息权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切入点,对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利于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改革的整体规划

首先,“雙减”政策要求减负不减质,减的是无谓的课业负担,增的是教学质量,有效利用教学实现减负提质,有以下几种路径:①生活即教育,将课堂回归本真生活,增加课堂趣味性。②以自主探究为主旋律,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合力,确保人人参与,提高效率。“减负和增效是两条平行线”,为了让“双减”落地,数学教师应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从备课、上课、听课、作业设计等方面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向有限的课堂时间要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

其次,针对学生作业多、作业时间长的问题,双减政策提出作业管理的十条要求。这推动了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的改革,能使广大师生从考试命题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作业管理模式,进而摒弃“题型+套路+大量重复练习”这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策略

1.“知识对比+思维培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效益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学的质量,是减少课后作业负担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研究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总结出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激情点燃的方式及最佳时机,并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增效目的实现。

如,教学“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一课,本节课属于在“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的综合性练习,其主要任务就是巩固“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理的理解和算法,并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其有效策略。在此次练习课教学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两次对比活动。首先,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起点,以涂色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几组算式的观察、对比、归纳,引导学生对加减法的知识形成系统。其次,借助“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解决“星期一推迟3天是星期几”“从第10页到第14页,一共有几页”这两道练习题,并与“第10人与第15人之间有几人”进行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两头的数算不算”的问题,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又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2.“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做好课堂转型

课堂转型,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型。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还可以去一些教培机构接受针对中小学的拓展性、个性化的兴趣特长性教育,以及合理有序地组织开展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培训,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如,进行四年级数学课“升与毫升”的学习时,让每位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学会此知识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我们对升和毫升一点也不陌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上经常能见到它们,如饮料瓶、洗发水、带刻度的水杯等。可这些物品的容量到底有多少呢?大家可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升和毫升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体会。”每位学生都在教师的要求下去了一趟超市,记录了货架上瓶子、罐子的容积。如农夫山泉矿泉水1.5升,冰红茶500毫升,椰奶245毫升,养乐多100毫升……通过生活实践活动,学生直观感受到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深刻地认识到容量大的物品用升作单位,容量小的物品就用毫升作单位,同时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

3.调整课时安排,做到“学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有意注意时间有限。很多内容如果缺乏足够的练习,很难真正掌握算法算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很多教师采用了“当堂学、当堂练习”的方式,以期做到“堂堂清”。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有意注意时间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数学游戏,将平时枯燥的书写练习设计成“闯关游戏”的形式,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4.作业样例,为分层设计提供参考

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一味搞“一刀切”,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就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学习的路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作业样例的方式,作为学校作业设计的重要参照指引。作业样例设计包括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供教师布置书面作业时参照。这些作业设计样例,分为基础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为必做作业,拓展性作业为选做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样例是学校作业设计的重要参照指引,布置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从而促进数学教学增效提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势在必行。教师也只有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才会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喻文琴.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探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8(29):1.

[2]陆惠香.小学数学教学要想事半功倍则须减负增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2.

[3]张炳意.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D9215C9C-D6F5-4E66-B178-FEBB4CD800E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