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云
摘 要: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发展阶段,在思想和行动上会有较以往不同的表现,而这个时候的学校也处在文化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升学考试虽然为学生带来了学习动力,但也为学生无形中带来压力。因此学生就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状态和情绪,而这些不健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大部分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整来进行解决,或者在父母和老师的积极帮助下迅速康复。不过,部分学生在面临某些个人问题时,既不能合理地自我调节,也不愿意和同伴、父母、老师等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的心理状况将不利于自身发展。所以中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积极调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状态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教师只有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合理地给学生施加心理压力、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态激励等来调整控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大
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和升学的最关键时期,其中学业压力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心理压力,由于老师和父母对自己学业的监督、指导,以及校方所制定的课程考核制度等形式,给学生不同程度上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这些心理压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自尊心发育不完善
自尊心的发展,是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的表现,成熟并且完善的自尊可以有效地推动个人能力的提高,但不完善的自尊也会形成相应的负面心态,不利于正常的学业与发展。自尊心太强的人表现出极度地自负,而自尊心太弱的人表现出极度的自卑,自负与自卑的心态,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学习上都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自负的学生总是缺乏良好的交际能力,人际关系也不好;而自卑的学生则总是社交能力很弱,在学习或者其他事物上也总表现得不主动。
(三)不良思想的引导
当前网上信息复杂冗乱,初中学生思维更加活泼,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往往沉迷在网络视听环境中,使其无法把注意力放在学业上。此外,某些不健康的互联网信息内容还会让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虽然目前互联网监督正在逐步完善,但部分的不良信息与思想还在利用互联网加以宣传,而这种信息内容,不但会影响到中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学业,而且还会引导中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
(四)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学生心智的发展主要受遗传因素与环境条件的联合因素影响,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因素、校园教育因素、社区教育因素等。而在家庭教育中,家庭的教养与成长环境对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在科学恰当的家庭教育中,学生会有强烈归属感,从而有助于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有自我认同感,在学业上和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开朗的心情迎接挫折与挑战;而不科学或者缺失家庭教育,学生则往往极少体会到被人关怀与热爱,也会否认自我,易于抑郁、消极、孤僻、焦虑等,进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策略
(一)合理为学生施加压力,树立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校应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科学合理地给中学生施加压力,但是如果压力过重则会事与愿违。在当下,由于课堂管理工作、家庭管教和社区期望等这几方面对学生所形成的压迫已经充分生效,那么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中学生减轻压力,并在平时教育过程中减轻对学生的压迫情绪。
(二)学生应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
首先,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当代中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往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期待值过高,在实际中容易产生巨大的落差,打击自信心,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中学生应形成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评价,避免出现过高的期望值,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第一,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明确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正确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控;第二,在生活中,中学生要形成积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注重劳逸结合,避免出现过度紧绷的状态,积极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
(三)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首先,教师应正视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大对男女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个性化的教学,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发展。其次,教师要更加关注初一、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疏导。初一、初三处于初中阶段学习的两极,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初一阶段的学生,学习环境以及周围教师、同学发生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初一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初三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学习强度大,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密切的关注,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后,作为教师要加强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关注,给予他们積极的鼓励。学习成绩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积极向他们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避免其过度浮躁,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家校联手,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所带给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尤为重大的,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家教也尤为重要,如何营造出优秀的家教环境,是每对父母的必修课。从学校目前状况而言,由于受到以上种种原因的影响,广大学生家长很难抽出充分的精力做好对子女的心理指导工作和家教,参加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相应知识与能力也相对欠缺。因此根据这些状况,学校方面需要出台更具体的举措,更加努力地为家庭教育工作创造条件,让广大学生家长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中。
三、结语
中学时期是教育的黄金时期,教师与家长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积极地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心理问题,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梁虹.中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心理月刊,2022(18).
[2]刘婷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42)F4D53BB4-82E9-4042-BAEE-3F00B631350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