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8-31

杜美霞

摘 要:高校大学生资助是保障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已有了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认定机制不完善、社会资助类较低、资助方向单一等不足之处,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几点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  问题  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资助问题概况

(一)高校大学生资助的产生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迅速发展阶段,但仍有部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收入不稳定,不足以支撑子女的高校教育支出;同时,农村多子女家庭、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单亲家庭、因残疾或疾病及意外事故等导致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等,都需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资助。

(二)高校大学生资助的意义

现阶段,针对高校大学生资助,财政支持投入逐步增加,资助帮扶力度加大,已基本建立了包含奖、助、贷、补、减、勤等“多元混合”资助体系,有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高校教育费用支出问题,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随着各地、各高校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的大力推进和开展,通过资助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极大地引导了学生的思想、充实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受资助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认定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各高校对于资助宣传覆盖面而言,已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大部分高校对于资助对象的认定主要依靠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认定形式通过班级民主评议的形式进行,这难免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一些证明材料真实性无法保证,无法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随意性较大,操作透明度较低;第二,采用班级民主评议的形式,对于班级评议小组未进行系统、详细的工作指导,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和等级评分,最终的评议结果差强人意。同时,部分学校认定形式简单,走过场,缺少细致的认定审核。第三,尽管在认定过程中,各环节都在注重保护资助者的隐私,但仍有部分学生因为“好面子”等各类原因而放弃资助资格。

(二)资助投入存在地区性差异,社会资助类较低

当前针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资金逐步增加,也加重了中西部等财政收入较低省份的财政压力,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学生需要资助的主要地区,导致受资助名额不足,部分有需求的学生无法得到资助。同时,由于部分高校缺乏对社会企业、单位参与资助的宣传和引导、后续的关系维系等,无法吸引他们的资助兴趣,导致校设奖助学金、社会资助类奖助学金数量少,也存在向名牌类高校集中的现象,导致出现资助力度不足,未能真正缓解困难学生的经济情况。

(三)资助方向单一,资助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于家庭经济优渥学生,自尊心更强,心理更加敏感,而当前高校的资助主要关注点仍在学生的经济方面,资助方向单一。高校的资助工作负责人较少,主要靠个别辅导员,学生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也导致未能在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理健康层面进行有效引导和关爱。同时,高校的资助育人品牌活动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存在不足,缺对当代大学生关爱他人、感恩生活、诚信友爱的引导,导致在学生的优良品格的培育上不够重视,学生的感恩、责任、诚信意识淡薄。

三、高校大学生资助的对策分析

(一)优化认定和资助的方式与流程

打造政府+高校通力配合机制,只有政府部门提供的证明真实有效的基础上,高校的资助认定才会更具精准性。同时,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认定机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认定标准,达到认定的预期效果。在大学生入校前、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辅导员要通过寝室、课堂走访、与家长电话访谈等形式,做好做实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在认定过程中进行较为科学和客观的研判。最后,高校应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资助工作者应切实做到受资助者隐私的保护,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资助。

(二)政府和高校加强对社会企业参与资助的扶持

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措施或文件,鼓励社会企业、团体积极参与高校社会资助类奖助学金,高校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企业、团体的参与,引进社会资金。通过校企深化合作的形式,对现有的资金进行优化组合,创设多样化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搭建勤工俭学、实习就业平台等,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个人意志和个人能力,提升资助资金的内生性,加强资助资金的可持续能力。

(三)拓宽资助形式,强化资助育人功能

资助育人功能是资助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拓宽资助形式,组建专业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资助育人能力,突出该项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育的意义。同时,注重学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教育、自立自强品格的培育,高校应深度挖掘感恩品牌活动,通过扩大活动参与面、在社交媒体报道来提高宣传度的形式,创造和谐的资助育人校园氛围。

四、结语

大學生资助工作,于学生个人而言,是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重要保障;于国家和学校而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资助工作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关注,更应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时刻以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为首要育人理念。

参考文献

[1]余屹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7):78-81

[2]张维维.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21(15):17-19

[3]黄睿.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创新途径摭探[J].青年与社会,2020(10):137-1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