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覃碧强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提倡建设高效的教学模式,物理作为初中重要的组成学科,应该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积极建设,努力发展,为创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作为奋斗目标。教师应该立足学生兴趣走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积极进行优化教学管理、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本文就针对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有效教学开展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学科本质,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间相互作用以及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人们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初中物理更应该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初中物理应该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积极进行科学探究,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成为集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为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有着较强的求知欲,由于自身特点,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到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地相处,感情上会融洽,心理上会沟通,气氛会宽松,也就会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思考,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创造性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美国教育家帕尔默先生在《教学勇气》一书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的完整。”要想让学生学习,首先要满腔热情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教师要把自身的认同看成是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把教学看成是联系教师、学生、家长一个共同体的组成之一,我们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分子,我们所起的作用是合作、引导。当然,我们还要在学生遇到麻烦或偏离教学目的时,给学生做出适当指导。 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初中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诚换取信任,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二、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有效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不能寄希望于大量增加学生的额外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有效时间。同时,由于实用时间、有效学习时间与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目标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同样的实用时间和有效学习时间既可用于较低认知水平的“题海战术”,又可用于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 许多初中学生对课后时间不会合理利用,课后作业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因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有效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任务。
三、联系实际,发挥生活资源优势,实现有效教学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对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帮助很大。在講授杠杆的应用时,我就事前做了充分准备,提出了学生可能会想到的一些问题,例如,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能把地球翘起来,这可能吗?家中门的把手为什么安在门边缘处?然后我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老虎钳子、剪刀、钓鱼杆、杆秤、天平、起子等,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别说出如何使用,然后运用杠杆原理,引导学生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这种教学虽费时费力,但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课堂效果很好,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2.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又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坐火车或汽车时,在车站观察并排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
3.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身边,布置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让学生观察烧开水的壶嘴向外喷“白气”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到“白气”?让学生思考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又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学习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实践证明,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产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我国古代学者早就提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德威克是从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的。学生不敢提问,不善提问,教师要创设情境,加以引导。例如,在讲授“磁体和磁场”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磁体的应用并不多见,对于其特点也没有科学的概念,所以我就让学生先描述一些与磁体有关的生活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问题,再展示一些学生身边能找到的磁体,逐步引导学生提出与物理有关的有价值问题。
总之,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建设高效的课程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热点话题。基于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重视实验教学,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物理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创设高效课堂,促进物理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欢.新课标下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5.
[2]何峰.新课标下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探究[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