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丽娜 安欢欢 陈横
前 言:情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通常由人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这几个方面构成,尚未有统一的概念。从广泛的概念上去解释的话,可以理解为以个体的愿望和需求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一般当客观事物出现或者变化符合个人的愿望和需要时,它能够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产生否定和负面的情绪。情绪也被视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是人生中最具影响力、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通过内心的感受再由身体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个案 情绪 辅导与矫正
一、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姓名:小T 性別:男 年龄:14 年级:六年级
外形特征:个子高瘦,面色黝黑,穿着不修边幅,轻微小儿麻痹导致下肢行动欠灵活,但不影响独立完成行走。
行为特征:借助佩戴人工耳蜗辅助沟通,性格倔强,情绪波动很大,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非常差,有一定的攻击行为和自残行为,思维及手部动作较灵活,对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大。
性格特征:个性倔强、自控力差、沟通有一定障碍、情绪波动大
二、研究目的
1.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引导其与老师及同学之间能够和平共处,克服其急躁的性格。
2.帮助个案独立融入校园生活的能力,建立其乐观积极面对课堂学习及校园生活,助其建立朋友圈和兴趣爱好
3.引导个案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学习尊重老师和长辈,懂得与他人友好共处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家庭环境一般,父母离异,平时父亲外出打工,日常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平时作伴,兄弟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对家人比较依赖,在家中能够主动帮助老人家做农活。平时家中比较惧怕父亲,做错事的时候父亲也会严厉教育,有时候会进行“棍棒教育”,父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对差一些,但孩子对其父亲的依赖感还是有的,这也是造成其性格倔强和怪异的原因之一。
2.受教育情况:个案五年级之前是在普校入读的,学习成绩很差,能认得一些简单的字,会说一定简单的语句,理解能力差。在其以前的班主任口中了解到其平时在校园内很少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进行学习,喜欢到处走动,没有人接触他时情绪稳定,但有人或事惹到他的时候性格就变得异常暴躁,有攻击行为和自残行为出现,因此平时老师对其束手无策,只能放由。
3.在校表现:个案五年级上学期转入我校试读,由于其性格特点,经常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不习惯校园住宿,隔天就会因想回家而大发脾气,上课期间为了离开教室甚至与班级老师经常对着干,拿着扫把打老师,吓得班里其他学生都躲角落里去了;住宿的时候不听生活老师管教,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东西、该休息的时间偏不进宿舍,躺在地上面无表情,不理会别人的劝阻,凭谁拉也不起来;与其他学生无法和平共处,就像一只带刺的刺猬,看见谁都立起全身的刺,随时准备战斗。
4.家长对其的期望:个案的父亲也深知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怪异,强烈要求孩子能够入读特殊学校,帮助其矫正不良行为,稳定其情绪和独立适应校园生活的能力,希望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都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改变其暴躁的性格。
四、观察过程介绍
1.教师观察:由于个案对我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信任度,所以我在场的时候其可以安坐在教室里,班级教师反映我不在场时其表现得非常焦虑,不愿意呆在座位上,一直想离开教室寻找我,如果老师出手阻拦其便大发脾气,甚至拿扫把和老师对峙,有时候双拳紧握,一脸的挑衅,摆好一副随时开战的姿态。
2.生活老师观察:生活老师反映个案虽然有独立完成生活自理的能力,但在宿舍中不能与其他同学和平共处,不听生活老师的指令,稍有不顺其意的地方但大发脾气,如果自觉处下风时但躺在地上耍赖,任谁劝也不听,谁拉也不起,非常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中,给他们的宿舍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3.校园活动中观察:个案喜欢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打篮球和跑步。大课间活动时为了在我面前表现自己可以绕着操场跑好几圈,还特意表演篮球给我看,非常渴望得到我的表扬与肯定。运动过程中如果和学生发生肢体碰撞,刚刚开始会控制不住发脾气,但是能够在我的劝阻下停止,且不会延续坏脾气继续发展下去。这说明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其还是可以自控个人情绪的,这一点上让我看到了突破口。
4.家庭生活中观察:为了更好地了解其性格的形成原因,我对其进行了几次家访,选择不同的时间段过去与之互动,同时观察其在家庭中与家人相处的模式和方法。几次家访后发现个案的个人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一旦对一个人产生好感就会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并能够听对方的话。因此后面的家访活动我尽可能把班级老师都叫上一起,在之后的校园生活中该生对到过家访的老师态度都表现出了友好的态度。
五、个案主要情绪问题
经过家访了解到导致个案情绪波动大的大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关系:父母的离异,虽然父亲同意其母与个案相见,但由于后来母亲很快便另嫁了他人,与个案相见的时间少,相处时间不多,爷爷和奶奶虽然能够在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衣食住行的照顾,但孩子一下子离开母亲,内心还是非常渴望得到母亲的关注与关爱。
2.交际关系:目前存在个案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和平地交往,就读特校后经过近半个学期的观察,可以看出个案情绪波动很大,经常喜怒无常,有攻击和轻度自残等过激行为。
3.行为问题:爱管闲事,自我表现欲大,个性好强与倔强,喜欢寻伴玩但不懂得如何正确相处,不懂得遵守规则。
六、情绪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1.家庭原因: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教育只能通过微信或者打电话,但是由于该生存在听力障碍和理解障碍,所以导致沟通存在很大的缺陷。老人家在思想教育方面欠缺,特别是认为孩子有缺陷更是一味地宠溺,造成孩子娇纵任性,爱发脾气的习惯。
2.自身原因:由于个案本身由在一定的身体缺陷,内心多少有些自卑缺乏自信,所以受到来自外来之力时但好像刺猬一样竖起全身的刺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总是想着与外来之力一较高低,表现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架势。久而久之便变成争强好胜、个性好强的人。
3.学校原因:因为个案之前在普校就读,身边的老师对特殊孩子的教育缺少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对其放任自流,导致个案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意识习惯,对学习无兴趣;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能够与之和平相处,但是不排除少部分调皮捣蛋的学生故意挑衅,导致个案脾气急躁,一言不合但拳头相向的坏习惯,也滋长了他张牙舞爪、横行霸道的性格。
七、矫正策略及过程
通过不定时进行家访并记录其在家中的情况,探寻其问题情绪形成的根源,同时与科任老师一起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校、在班级与其他师生相处的情况;营造老师、个案与家长三方共同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机会,用好家长这根纽带作用搭建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同时在访谈中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其孩子的身心特征,正视出现在孩子身上的缺陷,为今后共同开展教育形成合力,希望能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使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经常与个案单独交流,走进其内心世界,在建立信任的前提下,利用拍照和录制视频,告知个案发生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同时引导其如何进行自我调整,运用榜样法结合同伴的正向行为慢慢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在情绪有波动时教导其采取自我调整的方式,如先深呼吸,屏住呼吸内心数五个数,再缓慢吐出,努力平复情绪,力改往日的冲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及家长要多给予其鼓励和肯定,对出现的正向行为应该及时奖励并进行强化。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大多数的人在别人欣赏的目光中个人的自信心会得到提升。因此通过转移注意力帮助个案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使其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其建立自信心,并迁移到其他事物上。老师提前为其设定良好的目标行为,并对目标行为进行强化,最终达到良好行为塑造的目的,如早上陪着其一起进行跑步或用眼神鼓励其独立完成;其上肢动作协调能力较好,与体育老师商量教其打篮球,并私下和执教老师沟通好鼓励的方式,同时告知个案学习过程中需要听从体育老师的要求和安排,遵守游戏规则。多与不同的人接触的目的就是希望其通过与不同的人交往建立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丰富其课余活动,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在日常相处中个案每节课下课后都要到我办公室找我,为了解决其这个刻板的行为,矫正过程中我主要使用消退法,故意制造“消失”的现象,打乱其固有的行为模式,逐渐减少其对某一特定老师的依赖性,帮助其更好地与班级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刚刚开始其不见我时上去教室会发脾气,我通过班级老师拍的图片和录制的视频,及时上去教室制止,并针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教育,告知这样的情况以后会经常出现,并引导其如何面对及调整情绪。
八、初步成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一座冰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经过一年多的心理辅导、行为教育和矫正,个案发脾气的次数由每二、三天一次到现在一个学期都没有发作一次,人际交往关系也有很大的进步,与老师、同伴的关系处得非常和谐,见到校园内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主动问好,积极主動帮老师做事;在宿舍里会协助生活老师照顾能力差的学生,还可以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个案虽然还时不时会有一些小毛病出现,但能够听得进他人善意的教导,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面对校园里的人不再像一个浑身都是刺的小刺猬了。
九、工作心得与体会
对于情绪导致行为偏激的学生,开始面对陌生老师的教育多少会存在抵触,只要做为教育者的我们能够花心思,尝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打开他的心扉,让学生对你产生信任感和依恋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基础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教育好一个学生,不是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的,更多时候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家校合作也能够使我们的教育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创造和把握好契机攻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和他成为好朋友,进而改变其不良的情绪及行为习惯。我们要明白改变一个人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也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调整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找到适合的药引对症下药,最终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