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游潇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必修二诗歌单元中的重点篇目。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关于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的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有同学认为是女子去涉江采芙蓉的,“还顾”“忧伤”的也均是女子;而有的同学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应是男子;还有的同学认为涉江采芙蓉者为女子,而后半部分则是以在“远道”的男子的角度来叙述抒情的。同学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我们重温两首家喻户晓的唐诗,以此来寻找解决争论的突破口。第一首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往今来,这首诗总能引起游子的强烈共鸣。诗人是如何来抒情的呢?在本诗的前两句,作者直接写出了客游他乡的人最普遍的情感“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在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写自己遥想重阳佳节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
作者跨越时空,落笔对面,不写自己思乡之深,却写兄弟们因缺少自己而深感遗憾。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不能和故乡兄弟共度重阳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悲伤未能和自己佳节团圆。如此构思,曲折有致,出乎常情,不写己思人,而写人思己,以突出自己思念的深沉。
这种“不写己思人,而写人思己”的表现手法在杜甫的《月夜》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天宝十五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一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作者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之妙,在于从对方(妻子)写起,使意思深入一层。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闺中”指代自己的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流落到长安的自己;颈联进一步猜想妻子在夜已深的情况下,凝神久久望月的情景: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的祝愿作结,意味隽永。备受欣赏的是颈联描绘的情景:妻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自己也不禁伤心落泪。作者巧用“对写法”,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据此,我们不难发现:明明是这两首诗的作者自己在思乡怀人,但在诗人却撇开自己不直接描述,而是从对方落笔,想象亲人思念自己的情形。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叫做“对写法”或“对面悬想”。简言之,就是“此处相思,彼处着墨”。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现在,在了解了对写法在诗歌创作中的广泛运用后,我们重温《涉江采芙蓉》一诗,就会发现本诗确实是“对写法”成功运用的典范。
全诗表面上所抒写的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抒情主人公看似是位女子。但其实不然。正如马茂元先生说的:“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这里采用了“思妇调”的“对写法”, 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妻子的离思,以“思妇”之口诉客愁之苦闷。
因此,认为《涉江采芙蓉》一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的观点是成立的。
同时,我们进一步思考會发现:《涉江采芙蓉》虽旨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但开篇“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在江南民歌里是“夫容”的谐音,由此可见前四句是女子口吻。接下来的“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一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读者眼前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子,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仿佛心有灵犀,正当女子独自思夫之时,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和思念,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此时,整首诗恰似两组既分隔又同时显现的画面。这正是巧用“对写法”,虚实结合达成的奇妙效果。
因此,认为全诗前半段的抒情主人公为女子,而后则因虚实结合,抒情主人公转换为男子的说法也是有理有据的。
“笔以曲而欲达,情以婉而欲深。”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就在于此。《涉江采芙蓉》这首流传千古的美妙古诗正是在这“曲婉”之间诉说着这绵绵不绝之真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