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薛
摘 要:内容清新富有生命力的通俗小说《潮骚》,作为三岛由纪夫笔下为数不多的没有直接涉及死亡,官能等内容的小说,而独居特色。但,明媚清新的笔触之下,三岛由纪夫却将自己对于创作,对于人生,对于国家社会的思考与挣扎渗透其中。这也使得以希腊古典小说为原型改编的《潮骚》具有独特的作家风格和时代气质。在乌托邦的美丽幻境下,作品清晰地折射出作者的内心矛盾矛盾与自我虚无。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由纪夫;《潮骚》;乌托邦;矛盾
作为日本战后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品,《潮骚》主要讲述了日本战后一座海岛上一对年轻男女的青春纯爱故事。作品整体氛围清新明媚,富有生机,书中人物也大都淳朴善良,勤劳自由。在自然美和人物美的综合渲染之下,《潮骚》深受日本国内外读者的喜爱。
而这种极具生机的故事题材及人物安排,与三岛由纪夫由纪夫以往作品相差甚远,显现出另类的独特新奇。作为三岛由纪夫游历希腊的归国创作,作者别有深意的将故事背景定格于日本战后时期,这使得这一部看似纯爱的通俗小说有了特殊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本篇将从背景矛盾,主题矛盾,作品矛盾三个角度,分别阐述笔者对于《潮骚》乌托邦故事框架下的思考感悟。
背景矛盾—希腊田园牧歌与日本战后社会
1951年,作者三岛由纪夫开始周游欧洲诸国,在长达五个月的游历之中,三岛由纪夫对于希腊的印象最为深刻。希腊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令作者流连忘返。希腊古典主义及古典思想也在此期间深深影响着作者。在独具特色的异国风情之下,三岛由纪夫对于生命,美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希腊文化中崇尚肉体健壮之美,认为肉体之美先胜于精神之美的观点也体现在作者后来的作品创作之中。
另一方面,身为日本作家的三岛由纪夫却无法脱离本国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此时的日本国内,由于侵华战争失败,美国等外国势力介入本国境内,日本社会动荡不安;而新文化的进入,又使得日本社会思想迅速发展,快速膨胀。在这种环境之中,回国而来的三岛由纪夫一方面被希腊的古典美深深打动,另一方面又因国内政治局势而阴郁焦灼。两方不可调和的思想剧烈碰撞,造就了《潮骚》—一部被作者精心打造的日本本土化的希腊牧歌作品。
作者将故事背景设置于日本战后,但却有将小说舞台设计在“与世隔绝”渔村海岛。一方面无法忽视日本战败社会动荡的现实局面,另一方面却不愿意打破希腊风情的纯真自然。这种创作的矛盾将整个作品置于一种人为的乌托邦之中,使读者在沉浸于美好爱情之时,却仍担心阴霾即至。读者对于故事走向与结局的担忧,从另一个角度也能体现出作者在创作中的矛盾心情。
主题矛盾—乌托邦纯爱与暴烈幻想
《潮骚》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作者在古希腊田园传奇爱情小说《达夫尼斯和赫洛亚》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写作。在希腊肉体美学的影响之下,作者将人物的外形理想化地进行设计。男主人公新治身材健壮,皮肤黝黑,富有生机。“他高高的身材,壮实的体魄,唯有脸上的稚气与年龄相符。皮肤晒得黝黑不过,鼻子长得很挺,带有小岛渔民的特色,嘴唇带有细小的皱痕”;女主人公初江也健美活泼,独具海岛渔女魅力,“她身穿棉坎肩和扎腿的劳动裤,手戴污秽的粗白线劳动手套,健康的肤色与其他妇女别无二致……”;甚至就连文中的老年者都身体健康,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肉体之美。同时,海岛环境也十分优美,清新自然,平静祥和。民众虽然身处孤岛,但是思想并没有因此僵化,而是保留了人性的善良,勇敢和自由。老人支持年轻人出岛历险,希望他们活出自我。这种难得的人物统一,在特殊的战后环境下,有着别样的乌托邦色彩。
另外,与三岛由纪夫以往在作品中强调的死亡,血腥,暴烈不同,在《潮骚》中,我们只能看见勃勃的生命力和甜美的初恋故事。纵使有希腊之行的影响,一个人显然也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性格转移的。而《潮骚》中所体现的纯美,在对比之中更显得朦胧而不真实。这是作者有意创作出的世外桃源,是作者暴烈幻想中的一次叛逃,也是一次全新尝试。作者似乎企图通过文章中不真实的美好,来折射现实的残酷。在这种剧烈的矛盾之中,创造出超脱作品本身的,作品之外的言外之意。
创作矛盾—通俗小说与作者态度
《潮骚》是一本同时兼具通俗性和文学性的作品。由于题材与叙述手法,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在再版过程中,也因此被贴上了“纯爱”,“青春文学”的标签。而对于为什么三岛由纪夫会喜爱创作通俗小说,根据美国三岛由纪夫研究专家唐纳德·金的研究,经济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通俗小说受众更广,普及度更高而稿费丰厚,这可以为三岛由纪夫的生活带来支持。而另一方面,三岛由纪夫内心对于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接受。《潮骚》为三岛由纪夫带来了超高人气,甚至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这名利双收的背后,却是作者更深层的孤独。作者曾这样说过,“《潮骚》的成功是因为它的通俗,大家喜欢它只是基于一种肤浅的理解,这些对我来说就像是从头到脚淋了盆冷水,在那之后,我对希腊的憧憬便渐渐消失了。”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潮骚》所来带的成功并不以为意。正如作者所说,当一部文学作品总体基调清新自然,故事情节明快之时,人们常常容易忽略故事背景之下,作者的意图与态度。通过《潮骚》这部作品,作者并不仅仅想要向读者传达一个甜美的初恋爱情故事,而是希望将《潮骚》当做一部严肃的纯文学作品来看待。但由于经济情况,读者接受度等原因,作者无法避免《潮骚》的深层含义被淡化,这种结果加重了三岛由纪夫内心的孤独。
笔者认为,作者并不是对于小说的成功嗤之以鼻,而是对于个人孤独与迷茫的痛苦挣扎。三岛由纪夫企图通过尖锐的语言去掩饰内心的失落和孤独,但却又有意无意之中渴望唤醒《潮骚》之下的阴暗茫然。这显然也是矛盾的。这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是自我心灵与外界他人的矛盾,也是作品表层和隐秘深层的矛盾。这些矛盾互相交织,错综复杂,加剧了作者的痛苦绝望。
结语
初读《潮骚》,我们会被新治和初江懵懂青春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可是在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时代和故事背景之后,我们又会合页沉思,试图感受作者的在温柔爱情故事之下的深层意图。三岛由纪夫带着对希腊古典文化的向往与憧憬,带着对日本战后社会的阴郁迷思,带着对于自身命运思想的追问思索,在这个为我们也为他自己塑造的乌托邦中,叙述了一场纯洁到不含私欲的爱恋之歌。同时,也正因为这些思考,使得这场爱恋之歌兼具别样韵味。三岛由纪夫最终选择走上自杀之路,虽然原因众多,但是笔者认为三岛之死与本文中所体现出的矛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对于人生的矛盾彷徨,不仅是针对一部作品的构思,也始终贯穿于三岛由纪夫一生,最终成为推动三岛由纪夫结束生命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杜威凡.论三岛由纪夫《潮骚》中的乌托邦构想[J].剑南文学,2013,(8) : 72.
[2]三岛由纪夫.潮骚[M].朱穎,译.日本:新潮文库,1983:27,89.
[3]三岛由纪夫.若きサムライのために[M].日本:文春文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