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成药临床应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时间:2024-08-31

王丽先

摘要:中医是中国的魁宝,有着几千年历史。中成药在治疗中有着无法代替疗效,特别是去年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成药普遍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但目前中成药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成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成药;应用问题;解决方法

1 常见的临床应用问题分析

1.1 重“病”轻“证”

由于中成药的特性与疗效, 使其在中西医院的使用中大受欢迎, 中成药的使用, 要注重对“病”治疗, 更要重视对“证”治疗, 医院在使用中成药物治疗疾病时, 必须坚持“病证结合”的分析方法, 减轻患者症状, 甚至药到病除[1]。然而, 很多中西医院在中成药的使用时, 缺乏对“证”的分析辨识, 仅凭中成药的特性功效给患者用药, 造成患者的病情延误,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比如同是感冒的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由于症状不同, 感冒清热冲剂仅适用于风寒感冒, 对风热感冒的疗效不明显。

1.2 错误认识中成药的毒副作用

传统观念认为, 西药存在毒副作用, 中成药物属天然药物, 无毒副作用或者极小毒副作用, 不少临床医生也对此深信不疑, 故在给患者使用中成药物时, 开出的剂量过大或者服用时间过长。岂不知, 中成药物的疗效对剂量是很讲究的, 剂量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剂量大则有损人体正气, 加重病情。如云南白药, 其功效止血祛瘀, 广泛用于外伤, 其内服功效也显著, 治疗肠胃、子宫出血等, 但过量服用, 易产生中毒反应, 表现为呕吐、头痛、胸部灼热等, 严重者甚至心律失常, 低血压症状;六神丸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 起消肿解毒作用, 但该药中的蟾酥等毒性成分, 容易使患者产生胸闷不适、喘气困难、心率缓慢、心律不齐等症状。

1.3 中西药物联用有待研究

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科研论证与临床实验证明, 中西药物联合使用还停留在低层次的使用中, 且容易产生副作用, 不合理的中西药物联用, 对患者的病情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含鞣质较多的中成药, 如五倍子、大黄等, 与西药消化酶类药物联合使用, 消化酶类药物中的蛋白质极易与鞣质发生反应, 形成氢键络物, 改变药物性质, 降低药物疗效, 甚至引发其他症状[2];复方川贝精片、复方枇杷糖浆等中成药含有麻黄碱成分, 不宜与强心药、降压药等西药联合使用, 麻黄碱有加强心肌收缩力的功效, 与强心药中的地高辛联合作用, 增强了强心药的作用, 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麻黄碱还能使血管收缩, 抑制降压药的功效, 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2 合理使用方法分析

2.1“病”“证”结合合理配药

辨病与辨证都是了解病情症状、认识疾病的过程, 辨病注重对疾病分析, 以确定诊断疾病为目的, 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辨证则强调对证候的研究, 注重确定证候的性质、原因, 从而确立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区的特色, 辨证即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了解病人的症状, 综合分析判断出疾病性质, 论治即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提出治疗的技术与方法, 确定药物使用的过程[3]。中成药物是根据各种疾病的症状研制的, 医生在中成药物的使用时, 必须以结合辨病与辨证的结果, 对“证”下药, 使中成药物起到应有的疗效。

2.2 谨遵医嘱用药

药物有剂量要求, 低于最小剂量则药物功效降低, 甚至不起作用, 在有效剂量内加大剂量, 对疗效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如果超过剂量标准, 达到最低中毒剂量, 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甚至出现中毒症状。中成药物多是由汤剂制成其他剂型的, 有其特殊的剂量方式:习惯剂量、将汤剂剂量按比例制成成药剂量、研究成药效用确定剂量[4]。由于中成药物的特性, 使得中成药物在剂量效应上不是很明确, 对常用量、最低中毒量、最低致死量等界限的划分不明显, 甚至新中成药物的一些剂量并非最佳治疗剂量, 对患者的病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用, 故在中成藥物的使用上, 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谨遵医嘱, 不得随意用药。中成药物的服用有其特殊的要求, 必须根据药物的特性与病情来服用, 如服用清内热的中成药物时, 不宜吃胡椒、羊肉等热性食物, 且服用中成药物时, 不宜食用不易消化或者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以免抑制中成药物的功效。

2.3 重视中成药的毒副作用

由于中成药物的毒副作用, 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例如孕妇用药一般可分成禁用和慎用两大类, 禁用药物多含较强毒性或药性峻烈, 如巴豆、牛黄解毒片等, 慎用的药物多是含有泻下导滞及大辛大热等药性, 如附子、大黄等, 禁用的中成药物绝对不能使用。在对从医人员的职业技能强化培训中, 要加强中医师、中药师对中成药物的毒副作用的理解, 在中药品的使用过程中, 严格区分禁用药品与慎用药品的使用情况。

3 管理上的建议和意见

3.1 严把质量关

加强药物研制管理, 狠抓中成药物产业链, 确保中成药物的质量。在中成药物原材料收购时, 依据GAP标准挑选原材料, 确保中成药物材料的质量;研发时, 加强现场管理, 保证制药场地的卫生、安全, 强化试验检测力度, 保证中成药物的疗效;生产时, 实行信息化、自动化控制, 严格控制成分提取、分离、制剂、灭菌等关键工序, 确保制药过程的安全稳定。

3.2 实行中西药分管制

加强药品管理制度建设, 严格中西药管理方式, 分开设置中西药品专柜, 是预防中西药物联用的有效形式。加强药品处方管理, 对无中医执业资格的西医开具的中成药品处方, 要严格审核, 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西医根据传统思想开出中药注射剂的处方, 并未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 无法保证中成药物的疗效, 增加了患者用药的风险[5]。运用药品监督机制, 加大力度打击滥用中成药物的不规范行为,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3.3 全面检测中成药的安全性

针对中医师、中药师设立药品特性培训基地, 加强中成药物毒副作用的鉴别能力, 强化从医人员对患者疾病症状的甄别能力, 确保从医人员真正做到对“证”下药。设立病情跟踪研究小组, 对社区内长期服用中成药物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 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与病情变化情况, 结合中成药物的特性, 研究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药品管理制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要求中成药物在出厂时, 添加必要的安全使用信息, 及中成药物的临床反应,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胡伟, 刘丽萍, 许杜鹃, 等.2005~2007年某三甲医院中成药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 2010, 3 (21) :103-104.

[2]王德印, 宋秀君, 王胜利.2007~2009年我院中成药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 2011, 3 (9) :77-78.

[3]黄以蓉.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分析[J].甘肃中医, 2010, 3 (9) :93-94.

[4]李连珍, 周艳, 苌建峰.浅谈中药毒性与临床合理用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4 (35) :115-116.

[5]廖建秀.对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一点看法[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7 (4) :234-2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