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措施分析

时间:2024-08-31

曾志强

摘 要:在各种因素与条件的影响之下,现在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改革,如今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核心素养与重要目标,需要每一阶段的教师与教育活动都以此为核心。初中地理是以相关基础地理知识培养相关地理素养、分析能力、认识能力的一个过程与阶段。虽然初中地理的知识性较强,但是我们也应该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其素养提升。本文将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从在教学中注重德育、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开展初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措施

前言:立德树人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等相关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更优秀的人,而不是仅仅成为一名会考试的、优秀的学生。而教师要想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相关要求,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各个角度来对学生造成影响,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其道德水平,又能够让学生表达其诉求、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在教学中注重德育

教学过程作为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与过程,教师要想更好的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并且在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影响学生,那么教师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作为教学重点来让学生们培养相关道德认知、提升道德水平。面对初中地理这一科目,它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可以是关于生态环境这一方面的。它还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讲解,让学生们树立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合理投掷垃圾等等各种意识。

就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面对生态环境学习的相关模块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完与课本上有关的相关知识之后,着重地与学生们共同学习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时的具体措施。此外,在讲述与生态环境环保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来引导学生们树立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这也是对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的有效影响,同时可以有效符合立德树人的相关要求。

二、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

立德树人虽然是针对教师的相关要求,需要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相关举措来达到培养学生相关素养的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样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了解学生的诉求,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沟通来掌握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真正需要培养的素养等。而且在现实中很多学生无法在面对教师时无法表达出自己对于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真正诉求,要么是太过害怕太过胆怯,要么是缺乏相关机会。那么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学,就需要为学生创造平等沟通交流的机会。

就比如,教师除了在讲授教材知识之外可以定期举行关于地理知识学习技巧掌握的交流会,让学生们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在交流会上可以是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也可以是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疑惑、教师解答等形式。只有当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时,学生相关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才能够有所提升。

三、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外,立德树人同样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和面对实际问题时有所要求。因为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地理知识的教学时,就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更好地放在带领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对实际问题的恰当解决同样是立德树人成果的一个积极展现。而且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比如,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关于应对自然灾害,也就是通过初中地理知识的相关教學,让学生们在真正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救。在这个时候知识对于学生的生活就真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习知识的意义之所在。学生通过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对地理知识会有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能够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立德树人的相关要求虽然与我们的生活实际中的各个方面较为贴合,但是它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它需要教师长时间地将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学知识和教学生活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成长。当教师能够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相关素养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那么教师首先是做到了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对地理相关知识更加具有兴趣,拥有更牢固的基础,并且成为一个更好的、拥有更高道德水平的人。

参考文献:

[1] 马伟球.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2020(25):279.

[2] 赵学智.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2021(4):260-261.

[3] 杨鸿.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立德树人思想——以”多民族的家庭”为例[J]. 教师,2020(36):21-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