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想国》中的分工思想

时间:2024-08-31

马雪娇

摘要:马克思对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借鉴是目前学界内较少涉及的话题,然而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本文旨在以柏拉图分工思想为起点,回溯其分工思想的逻辑基点知识论在分工中的奠基作用,并探讨柏拉图分工思想如何会导向以善为目的的理想城邦。柏拉图分工思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创新性上,这一思想还对马克思和他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解释马克思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立足实践,通过分析私有制下分工造成的人的异化,对理解马克思创建性的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下人和共同体都能得到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识论;分工;实践;异化

引言

哲学家怀海特曾说“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对柏拉图对话录的注脚”。《理想国》作为柏拉图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在西方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在这里以定义正义为出发点,探讨了与正义概念相关的诸多问题。然而,目前对这本著作内容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其理念论、知识论的部分,其中的分工理论长期以来仅作为理念论、知识论讨论过程中的一个部分被看待,并未受到柏拉图思想研究者和主流分工理论的重视。的确,我们必须承认柏拉图构建其分工思想的理论基础源于其理念论、知识论的部分——即善的理念的知识保证了分工的方向性。柏拉图认为德性决定能力,而能力又决定外在分工。因此人的内在德性决定了一个人在城邦中的分工。这种分工发乎于每个人的天性(φυσιν),是自然的结果。同时,根据德性能力说,他认为只有统治者和灵魂的理性部分才拥有可被称为普遍知识的智慧。也就是说,当统治者和灵魂的理性部分的德性被充分实现后,城邦才可能被称为正义。这个过程无疑是一个知识化的过程。那么,我们需要继续追问的是,在获得了这种知识论的奠基结构后,柏拉图究竟是如何阐释具体的分工内涵呢?他是怎么构造其分工理论呢?

此外,回首近现代,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和希腊经济思想密不可分。多位古典经济学家都曾对希腊思想有相关研究。威廉·斯皮格尔总结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涉及到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芝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尔萨斯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寻求对其人口理论的支持。穆勒曾翻译并提供了柏拉图四篇对话的注释。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拉萨尔就赫拉克利特哲学出版过一套二卷著作。”

目前,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有着大量基于柏拉图分工理论的直接论述和分析。具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直接引用柏拉图原文的就有6处。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也正面评析了《理想国》中分工理论的地位,他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论述,对于在配第之后但在亚当·斯密之前写作分工问题的一部分英国著作家来说,是直接的基础和出发点”。此外,马克思还检讨了柏拉图分工理论的特点和得失。那么马克思选取柏拉图为分析靶向来论证其分工理论的原因是什么,以及马克思是如何超越柏拉图分工理论中留下的矛盾,为分工理论提供新的破题思路呢?

围绕上述两个部分,本文将从《理想国》中的分工理论入手,介绍柏拉图的分工理论的理论来源以及具体的理论内涵,然后回到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分析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论证思路和内涵。

一、一个知识论语境下的社会分工

众所周知,《理想国》中的国家乃是一个理念化的国家,其形而上学基础在于对善的理念的分有。这样的问题设置首先表明乌托邦的整个构造过程将严格遵照以善为目的的逻辑路线。其次,这一结构也同时表示分工的具体内涵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在这一结构中隐藏着一个必须得以解决的问题,即如果依照天性的分工就能使城邦正义,那么为什么柏拉图还特别强调属于统治者的智慧和个人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在城邦及灵魂中的支配地位。

除了为我们熟知的《理想国》第六卷中柏拉图对善的理念的那三个著名比喻外,在第一卷末尾,柏拉图就通过论述每个东西都有其能力和德性暗示德性就是天性。他认为每个人的天性并不以意志为转移,即每个人的德性决定了个人的能力,而能力又决定了人在城邦中的分工和阶级。在第六卷中他继续推论,认为在德性之上还有更为奠基性的东西需要被讨论,而那奠基性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他说:“当世间所及的一切和德性与善的理念相结合时,这些东西才成为有用的和使人受益的(505a)”这是因为在第四卷中完成对城邦和灵魂的一般性正义推论后,他认为对正义的具体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推论,而不是仅停留在一个空洞的名词“正义”上。其次,柏拉图在第二卷论述城邦的自然起源时,乃是通过“人的不自足”加以展开的。人由于天性禀赋的差异,自然会有专长和缺陷,而每个人的需求却并不因其专长而有所限制。因此,人们自发地会通过交换满足需求(369c),实现自然分工。而这样的论调在第四卷中论证城邦和人的相似性时又再次出现。在那里,他认为城邦中不同阶级分工下的每个人只有依据天性(其德性所表现的能力),从事自己因能力而获得的工作,不僭越其他阶层的工作,才能在整体上实现城邦的正义。余纪元认为,“柏拉图确立的劳动分工的原则十分重要。这个原则其实已经把后来所要找到的正义概念隐含其中了。因为他后来确立的正义就是社会中的每个阶层,或者个人灵魂中的每一部分,都做与它本性相适合的工作。每一阶层或部分各司其职、彼此不互相僭越。这样,在建立城邦的过程中所贯穿的原则本身即代表了‘正义的一种影子’”。综上所述,柏拉图理想城邦的建造过程和分工原则都是严格遵照以善为目的的逻辑路线。

除了自然社会分工外,柏拉图对经济分工的分析也值得被注意。柏拉图在第一卷中猛烈批判了私有制和完全商品经济对社会分工造成的影响。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这一命题作为希腊当时最为流行的正义观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私有制和绝对的商品经济使得城邦的事实统治者僭越自身天性,非自然的成为统治者。这樣事实的统治者又因为才能的欠缺和私欲,不能正确识别好坏和善恶,会造成有损于城邦的行为。此外,这样的僭越行为也使原有的自然分工原则被完全破坏。《理想国》八、九卷中五种现实的城邦制度无一不是因私有制和绝对商品经济带来整个城邦的堕落。

但要强调的是,尽管柏拉图激进地提出了共产共妻共子女的“共产主义”式的社会制度,但他并不是完全拒绝商品交换的经济分工。除了宏观意义上的公民三分的分工模式外,柏拉图实际上还提出了两种分工形式。首先,是生产者内部的分工形式。在第二卷369e-370c中,柏拉图通过四类生产者商品交换的例子解释了当人们根据自身天性,专注于自身所长,专门化、专业化生产时,商品交换能够提高社会福利和增加生产效率这一事实。这种基于自身需要的商品交换牢牢地把劳动者自身与生产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盘剥;其次,在生产者和护卫者之间的分工形式。由于柏拉图强调两种护卫阶级绝不能参与生产分工和商品交换,因此在他们二者之间的劳动生产和产品分配是分离的——即他们不通过生产劳动和商品交换,就能获得劳动产品。不过这种分离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社会分工、促进生产。因为在他看来,当护卫阶级与金钱发生联系时,他们就不能专心于自己的职能。所以,当生产者内部实现商品交换和经济分工,生产者和护卫者之间实现有限商品交换的经济分工时,整个城邦才能最高效的发展。这样的分工模式在当时希腊社会是极富创造力的,解决了自给自足分工模式下的低效率问题,同时也为完全商品交换下的城邦治理困境提出了解决方法。

通过对上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依据天性进行分工模式下,城邦能够高效的发展。那么柏拉图为什么在第四卷中还要从城邦和灵魂两个维度强调知识的作用呢?知识的作用早在特拉叙马霍斯提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时就埋下了伏笔。柏拉图认为事实统治者不能维护自身的真正的利益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辨别什么是有利于自己的规则的能力。这种进行辨别的能力显然是出于知识。

柏拉图认为,以善为目的的城邦显然是至美至善的,那么这个城邦必然拥有一切美好的德性,那么这个城邦一定也就是智慧的城邦。而智慧只属于城邦的统治者中。因为统治者不事劳作,不掌握一般性生产知识,他们依据天性的分工要求他们从事的工作是筹划和服务于整个城邦的利益(428b-428d),因此他们的德性只能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筹划能力的知识。复归到灵魂那里,灵魂理性部分的德性也是智慧,并且也是一种普遍和筹划性的知识。柏拉图认为灵魂的理性部分有进行好恶判断的能力,能够拉拽、阻止欲望的冲动。灵魂的理性部分凭借知识管理灵魂,整个城邦才能正义。因此,根据城邦统治者和灵魂理性部分的德性,他认为比各做各的事更进一步的正义定义是“正义是普遍性的知识”。

二、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分工

显然,柏拉图的分工思想是其知识理念论的一个论证部分。按照天赋秉性进行的自然分工最终都必须要一个知识性的解释,都必须诉诸于对最高存在的追求。毫无疑问,这样的方式为人们描绘出来一个未来社会发展蓝图。他通过善在存在论意义上的优先性,证明知识论的框架结构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唯一通道。直至近现代,柏拉图的分工思想仍深深地影响着分工理论的发展。威廉·斯皮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就与柏拉图的分工思想有着紧密地联系。他说:“柏拉图的分析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是重要的,因为他的中心概念之一,劳动的分工,是经济学史上最具重要性的概念。二千年后同样的概念成为亚当·斯密经济学体系的一块基石。”

但同时,柏拉图本人也承认,这种理论的构想与现实存在巨大的割裂,仅存于想象之中。因此,马克思对柏拉图思想的超越之处首先在于,马克思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其思想不像柏拉图那样是采取实体论、知识论思路,即通过一个绝对的、普遍的本源概念理解人和社会。马克思认为这种高悬于人与社会之上的概念遮蔽了与活生生的人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知识论的“必然性”结构使得人们只能认识世界,而不能改造世界,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就是说,马克思对世界的解释基调是围绕“实践”的现实性展开的。

这个“实践”不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德性实践观,而是以人类物质生产为主要方式的创造历史的现实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人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是物质性的存在而不是任何思想产物的结论。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实践的方式加以考察。他认为无论是人的进化还是社会分工,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形成还是其变更,都是实践的结果。实践原则构造了有别于知识论逻辑的实践逻辑,它以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为逻辑的基本载体,以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实践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结果的经验性存在为逻辑内涵,在物质生产实践的逻辑起点上,展开了对人类社会现实性的描述。在实践逻辑的展开过程中,唯物史观使唯物主义“物”的概念走出了知识论狭隘的区域,成为新的历史观的奠基石。

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基于所有制的发展历程来讨论分工,并在这一讨论中引入了“异化”问题。他认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因此,他认为在私有制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价值、越低贱。”这实际上表明异化的过程也是人主体性消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性的个人沦丧成为了异己的物质力量的客体(工具和手段)。“异化”的引入是对柏拉图分工思想的另一个超越,柏拉图的依照天性的分工模式中,并未讨论到个人的意愿,仅是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城邦中,人们只有从事自己能力内的事才可以使城邦向好。这无疑用一种带有强迫性的方式遮蔽了人的个性,每个人仅是国家中的一个零件。而马克思则通过“异化”的思路,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内人的存在方式。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扬弃了异化,取消了加之于人们身上的各种束缚,人们能够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从而实現人的真正自由。

马克思这种通过劳动本质来考虑随着分工而来的人性变化的思路,使他看到分工对人类本性的摧残。他创造性地把所有制同分工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私有制带来的人的异化,将分工理论的目光转向所有制和社会制度改革。

结语

柏拉图从维护城邦正义出发,以知识理念论的逻辑思路展开了对分工的探讨。这种思维路线一方面的确通过知识的必然性,给出了对未来社会模式的有益探讨。但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又遮蔽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现实因素。给出的只是无实现可能的乌托邦。而马克思的实践逻辑打破了这一壁垒,通过对人类历史实践性的考察发现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终将替代私有制。

“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一、原著:

[1]柏拉图.理想国[M],顾寿观译.长沙:岳麓书社,2010.

[2]柏拉图.蒂迈欧[M],谢文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柏拉圖.斐德若[M],刘小枫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二、专著: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M].晏智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三、研究性论文:

[1]张超,张颖.从批判至建构:柏拉图的分工经济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2019,19(03):24-32.

[2]侯小丰.走出知识论困境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理想国》与“自由人联合体”的语境分析[J].东岳论丛,2019,40(02):154-16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