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钟宛芸
摘要: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视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追求对话的深度、质度和效度。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公式化、浅表化、同一化的课堂对话缺失现象。重建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精神,就是要让对话成为一种介入、成为一种开放、成为一种姿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与主体深度对话、与情境深度对话等。通过对话,释放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进行自主、自由地思考、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对话;核心素养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面对此类变化,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期间,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从而形成一套能够适应自身發展的学习方式[1]。由于语文素养包括了语言积累、审美体验、思维方法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因而教师也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文本教材,注重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挖掘
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界前辈们认真筛选并历经多年使用而流传下来的,堪称范本佳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而且还要熟读并深刻体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解读教材和使用教材。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用审视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篇文章,并选择适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学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对知识进行解读,以加深学生们对课文中知识的理解。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荷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意境,欣赏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美,我首先利用ppt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荷花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荷花,然后重点分析“冒”字,让学生更换不同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亭亭玉立于水中。这样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且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然后我对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让学生去观察并发现这几个句子的特点,再让学生运用这种句式来仿写句子。这次小练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佳源泉,是释放学生张力的引擎。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度和满足度。但是学习兴趣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养成足够的教学耐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粽》时,教师可以引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然后让学生思考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由此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被吸引,兴趣度大大提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屈原风采,了解屈原的人文背景和思想情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端午由来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讲授端午节由来,体验端午节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还可以举办包粽子比赛,通过视频及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包粽子的快乐,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端午节吃粽子的乐趣[2]。最后,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实践活动写一篇实践体会。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加强审美鉴赏和创造
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教师需要通过对多种多样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小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的提升。
在语文素养培养中,审美鉴赏和创造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体验、欣赏和评价语文知识内容的能力,创造和鉴赏美好事物的素养。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和鉴赏文章,要对其中优秀的内容进行学习,对作者所体现的情感进行体会,对更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掌握,以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为结合点,创新学习,提升语文能力和水平。而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强化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审美情感、情感体验和良好启发学生审美思想的过程[7]。在这一系列学习过程中,就实现了对学生内在能量和潜力的挖掘,达到高效展开语文教学的目的。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对课文和美好事物的审美鉴赏及创造。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一点,传统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的,教师需要在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对活动方式的创新来达到对学生的锻炼。让学生可以在锻炼中,收获更多的经验和素材,可以在眼界和见识的拓宽中,提升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后可以组织小学生观看话剧、音乐剧等,写观后感,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积极创作或改编所学课文成剧本,演绎所创作改编的剧本,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3]。一方面可以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教师还应该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利用开放式的课堂,带领学生进入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中,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感悟。可以增强语文课程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到语文魅力。如教师在开展《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知识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创作情境舞台剧,并演绎情境舞台剧。或者教师也可以直接带领学生进入社会,让学生在社会中演绎课文,通过拓展的课文演绎,来理解此篇课文的“悲”,有效感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创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学习六下五单元《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后,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科幻小说: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扩展学生了解科幻故事的视野,通过观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向往,从而产生对科学浓厚的探索研究兴趣。也激发学生创作科幻故事的欲望和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讲授形式,提高对语文教材内容的认知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用更多语言优美的文章,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个人评价方法不以结果作为评价指标,需要开展个性化评价机制,通过以上语文课堂实践,打造出高效、高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何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7):49-51.
[2]项红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1(21):51-52.
[3]宋明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4):9-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