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如何在朗诵演绎中准确表达意境

时间:2024-08-31

摘要:朗诵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语言艺术,朗诵者不仅要将文本的内容和信息表现出来,还需要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将文本中的情感内涵和氛围意境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身临其境,从而感受到朗诵的艺术魅力。而朗诵者要准确地表达文本意境不单单是舞台声音和形象,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训练。

关键词:意境;表演体系;文本分析;声音训练

朗诵是一种通过朗诵者的声音、表情、动作等艺术手段,将文本作品中的情感和内在意境用恰当且准确的语言状态,进行相对完整传递的一种语言艺术。在朗诵表演过程中,朗诵者要具备成熟的舞台经验,丰富的表演手段以及对于文本的深刻理解,从全方位去感染观众。本文就试图通过对文本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演绎,来找出朗诵过程中所依照的表演理论以及探讨朗诵文本与朗诵表达之间的关系,探究如何才能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展现朗诵中的意境。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我国艺术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之一,它可以将艺术的美展现更加透彻和纯粹。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首次提出“意境”二字,蒲震元认为“意境存在于画面及其生动性或者连续性之中,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即为意境需要朗诵者通过一系列准确的艺术感受和手段,将营造的意境借由艺术作品呈献在受众的脑当中,而这艺术作品的水准高低,意境也往往会被观众作为评判的主要依据。

通常在朗诵演绎过程当中要完整和准确地表现一首作品,首要因素是对于作品有全面且精确的文本分析,比如作品的创作年代和环境,作者的经历以及创作背景等都是需要朗诵者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如若没有足够的案头工作,只是望文生义,则很有可能言不达意,比如有一些朗诵者在演绎诗人海子的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表情浮夸,声音轻佻,问其原因是认为诗中一开头就出现了“我有一所房子、喂马、周游世界、面朝大海”等词汇,于是觉得诗人有房有车生活自由优渥,便在演绎中心潮澎湃,满脸笑意,然而这是一种粗浅片面的认知,既无全篇词汇的语境判断,也无作者生平的了解。再比如古诗词的朗诵演绎,朗诵者一成不变的声调、单一的一咏三叹,若无节目单的介绍,基本听不出辛弃疾的悲愤、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沉郁、李清照的婉约等,一概的面目模糊,不闻气韵,这些都是由于对文本分析的忽视而导致的朗诵演绎中毫无意境可言。

朗诵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艺术过程,并且是要将文本中的思想、情绪、信号通过理解后用声音来进行表达的艺术语言。朗诵者在拿到文本之时首先要大概梳理文本背后的知识点,若朗诵者在所進行演绎的文本中找不到任何对应的信息,那也可以依据文本中的“情绪关键词”来找到朗诵的基调,比如在诗歌《雨巷》中,即便不了解相关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也可以在文本中通过“寂寥”、“惆怅”、“哀怨”、“彷徨”、“彳亍”等词汇来判断这首诗的基本语调是低沉而伤感,语速是柔和而缓慢的,再比如诗人北岛的作品《回答》,依据文本中的“卑鄙、冰凌、审判、我不相信”等词汇都可推断出其大概的语音语调是悲愤、凌厉、急切又感叹的。这也要求朗诵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平时擅于学习和积累,对于文字要有亲近感,对于文辞要有感受力。

朗诵是以声音作为媒介将情感传递给听众的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表演形式。它同样遵循表演体系理论,要求朗诵者除去对文本内涵的掌握,还要有相对较为成熟的声音控制和表现能力,能够自如婉转的控制自己的声音与音量,调动用声技巧、声音弹性技巧、声音高低共鸣等技巧,使声音更富有生命力和塑造力,这就需要朗诵者要特别重视自己声音的训练,才能够游刃有余的表现各种类型的作品,如朗诵作品《雷电颂》、《海燕》之类的作品,就需要朗诵者具有极强悍的高音表现力,高亢而稳定,嘹亮又饱满,又如余光中的作品《乡愁》,艾青的作品《我爱这土地》则需要低沉且有力,宽厚又舒缓的声音来表现。所以作为朗诵者拥有较高水准的声音控制力,才能够让朗诵具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险绝的艺术气韵。然而要达到这种层次,就需要朗诵者平时多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比如气息的练习,肌肉的力量练习,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加演唱技能的训练,从而提升朗诵者的气息控制力和声音的情感表现力。

朗诵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同样遵循着表演体系当中的体验派理论,其中涉及到的“双重自我”以及“角色化和情境化”的概念,就要求朗诵者在选择艺术性较强的文本作品以及在演绎过程中,尽量要选择与自身形象气质、声音气质以相匹配的朗诵文本,再通过肢体语言、服装搭配以及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从而更充分的将朗诵者的情感展现出来,比如朗诵李清照的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是一位彪形大汉,或是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是一位小巧玲珑的弱女子,即便是朗诵者再喜欢这首诗,但带给观众的都是强烈的违和感,根本无法营造一种意境之美。朗诵着在演绎之前要考量“角色化”,即为自身形象是否与朗诵作品气质相吻合,这就相当于试镜,需要反复端详,多维度审视,朗诵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舞台上就应该是李白的那种狂放不羁,气势豪迈的形象,让人觉得李白仿佛穿越时空犹在眼前,朗诵徐志摩《再别康桥》就应是一袭长衫温文尔雅的舞台形象,依据形象再去营造当时的情境,从而达到一种让朗诵者和观众都置身其中之感。听众们之所以被演绎者所感染,主要源于朗诵意境美的表现,使朗诵能够感人至深,这种意境美的体现包括了个人的情感体现,还包括舞台效果、演绎背景、以及音乐的配奏,朗诵者需要控制好朗诵的音调、音色、表情、节奏以及动作等。这样的朗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也因为朗诵者的全身心投入,才使演绎充满了生命力和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朗诵作为一种舞台语言表演艺术,是为了将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朗诵者只有将自己敏感而丰富的感受力通过恰当的语言艺术表现和表演环境的烘托,传情并生动的将作品内在的意境营造并传递出来,给予观众美好的享受和熏陶,这才是朗诵的艺术价值和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第1页.

[2]马琳.论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2).

[3]沈从文:《谈“朗诵诗”》,《星岛日报·星座》1938年10月1日至5日.

[4]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三版,第37页.

[5]宗白华.《意境》[M].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第一版,第331页.

[6]张颂.《朗读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版,第86页.

作者简介:吴笑(1982,11-),男,汉,上海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05级硕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戏剧表演。62CAE233-6526-4D6C-858B-F617F1CA0ED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