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明安丽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受到了重视,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可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质疑能力,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引导策略,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问对、问好问题,利用比较教学,引发学生探究质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探究质疑能力;核心素养
引言:
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灌输式教学法盛行,枯燥、死板的教学形式,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者对中职语文课程进行了调整,逐渐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学习的基本特征进行有效结合,重视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意识及创新精神,指导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学习,从被动接受语文基础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独特魅力。本文在了解中职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并基于培养学生探究质疑能力的视角,探讨了几点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1.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
在实践学习当中,学生受课堂环境及学习氛围等因素影响较大,枯燥、低沉的课堂氛围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能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1]。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授课形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单一式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要走到学生中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应善于灵活应用提问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课本剧表演、联系生活等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以积极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态度来感染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在上课之前对知识点进行预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快速吸收新知识,充分把握教师所讲授的重点、难点。而在预习过程中,细化的任务更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提高预习效果。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有助于理清课文的条理,找出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和语文课文重难点相关的问题以及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说明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将文章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进行特殊的标注,也可让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查阅与之相关的课外资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疑问。
3.指导学生问对、问好问题
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不断增强自身的认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不理解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但课堂教学时间较短,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传授更多的语文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表达清晰,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一同展开思考、探究,对一些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探讨与交流。第一,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无论问题有多么浅显和幼稚,教师都应耐心回答,使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对那些与教学重难点相关的问题,教师应着重讲解,展开具体分析与归纳,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由探讨,并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报,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通过题目引导学生提问。语文课文的题目是对整篇课文的高度概括,对题目进行深层次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核心内容[2]。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祝福》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文题目有效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如“这篇文章的题目十分简短却意义深重,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呢?课文主要揭示了什么”等。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带着问题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三,利用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后练习题通常会涉及整篇课文的知识要点,而且具有总結性。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参考课后习题的提问形式提出自己的疑问,使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深入探究课文,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4.利用比较教学,引发学生探究质疑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在语文教学中,对比教学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对两篇课文进行比较,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明晰两篇课文的不同点,这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而学生联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让教师解惑,还具备提示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点,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3]。例如,在教授完《等待散场》和《他母亲的伙伴》这两篇课微型小说时,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一一列举出来。学生通过比较,可以了解两篇小说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如写作手法、情感的表达、人物描写手法等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两篇小说的写作手法开展写作活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避免出现死读书现象。由此可见,通过比较对课文进行探究,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训练想象和联想思维,并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探究质疑能力,不仅是实现新时代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学生发展欲求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通过质疑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及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准确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