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情境中成就精彩

时间:2024-08-31

郑丽春

摘要:新教学改革理念的实施,使得高效教学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发展任务与目标,但过去单一、乏味的传统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语文教学的基本需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在现阶段积极引入并运用情境教学这一新方式,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也能对语文教学知识进行“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处理,这有助于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其实施策略,以供相关人士的阅读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浅析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新课改的要求,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使语文教学得到整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教师不仅要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调动自身思维进行主动探究与学习。初中语文教师为达成新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应当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将新教学改革的理念贯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以便培养出更多新时代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一、树立健全、完善的情境教学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价值,充分运用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生活实践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而文学作品虽然源自生活,但却与生活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同,它增加了作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课程与实践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独立意识也在觉醒,所以对周围的人、事、物等都抱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初中语文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时,应当充分运用这一点,将课文或阅读内容与学生周边的实际相关联,设计创建更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借此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科所独具的人文魅力,从而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2]。例如,语文教师在对《观沧海》进行教学时,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先从三国故事讲起,并向学生播放与三国有关的影视剧片段,再进行重要人物的介紹,让学生能更多的了解曹操这一历史人物,这样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同时教师与学生的情景学习意识也能借此得到加强。又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充满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喜爱之情的散文时,由于文中所描绘的山水、树木在冬日展现出的景致,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较为常见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冬日元素、情境描述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自身体验过的冬天景观进行描述,使学生能与老舍先生在冬日观赏方面产生出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与各类修辞手法的理解。语文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情境构建意识,进行情境创设,这不仅及时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推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且还能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并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使学生本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二、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使新时期的教学工作逐步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刻板、单调的教学活动变得生机盎然,而这也是落实情境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技术通过生动的视觉、感官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出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文中的思想情感。因此,信息技术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活跃度,并且使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这样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学生本身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尽管也得到了提升,但直观、形象的事物更便于学生的接受与掌握。当前,学生对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这一特性和规律,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语文教学活动规划当中,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对文字的美感进行切身地体验。例如,在学习《湖心亭看雪》时,这篇古文运用简洁而优美的语句描绘了湖心亭的雪景,如果单纯借助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文中的景色,此时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影音、图片等教学资料进行展示,就可以使学生直观而形象地体验到湖心亭的雪景,学生也能对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更深入地了解。

三、创设探究性情境使学生进行思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探究性的“问题”是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工具,教师可以运用提问、回答的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而学生也可以在向教师进行提问时,积极表述自身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以便能在语文教师的协助与指导下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在通过情境教学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运用“问题”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情境,以便使学生在进行语文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完成语文学习的目标,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发展[3]。例如,在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可在构建探究式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活跃的思维,并依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主动、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与思考,这样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在针对问题解答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认知。由此可见,通过对探究式语文教学情境的构建,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对课文的分析提供正确的方向,学生也能在对“问题”进行解答、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强化,学生也能在情境教学的支持下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四、再次创设情境预留探究空间

为使学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文阅读理解与探究,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相应的文本知识讲解和指导,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必要的增强;同时,学生也要借此机会,重新对教学内容或课文进行挖掘、探索,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理解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从情境的再创设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探究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得到不断延伸。例如,在对鲁迅的《孔乙己》进行教学探究时,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转换视角”的形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再次创设与延伸,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是什么客观因素造就了孔乙己这一类人?”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同时安排学生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可能会写出对“孔乙己”的可悲、怜悯与批判,也有学生会写出对当时麻木社会的愤怒。再次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语文视野得到延伸,而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大语文教学观”的实际教学展现。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情境的再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阅读感受,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相互比较,借此拓宽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获得独到见解的同时,语文素养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的构建与运用,可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激活,同时也能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认知与基础教学进行统一,使语文教学的氛围更加的生动、活跃;而学生也能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和语文教师、教材内容进行对话交流。这样不仅能明确初中语文的教学基本目标,也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优化调整,以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江家秀.浅析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0(23):1.

[2]刘俊洄.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训练中的教学情境创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8):1.

374350190824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