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研究

时间:2024-08-31

李京京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至今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而其中也涵盖着很多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辩证的发展继承。本文从理论层面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如何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创新发展,同时在马克思指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何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时代发展进步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确立了基本的立场、观点,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援引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规则,即马克思主义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科学文化实践,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方法论原则,从而形成蕴含着自己独特思想的文化体系,能够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丰富理论内核,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等重要的方法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和创新发展必须遵守和把握的规律和原则。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重要规律

马克思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世界正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统一关系存在于对立关系之中,而且在它内部就包含着对立关系;对立关系存在于统一关系之中,而且它本身就包含着统一关系。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1]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运动和不断扬弃的过程,在对立和统一中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文化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而实现的理想性和否定性的统一,其自身本来就包含着自在性和超越性的矛盾,文化的发展过程本身就不是外在地将一种文化替换为另一种不同的文化,也不是重复原有文化,而是内在地包含着矛盾地由一种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形态。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新的文化因素被不断加入到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并与原有的文化模式冲突,不断否定原有的、自在的、不合时宜的文化要素,其中强大的否定性力量推动着文化的演进和发展,这种否定源于文化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原有的文化因素不会被完全抛弃,而是保留与现阶段社会相符合的部分。经历“冲突”后,传统文化在其内在的否定性和自身矛盾运动中、同外在文化的不断碰撞和对立中,处于不断改造、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内部同时包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二者的此消彼长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过程包含肯定阶段与否定阶段。”[2]而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正是需要满足这样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发展既有前进性,又有重复性,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是对自身的否定,又是对自身的肯定,是保持自身同一性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经历抛弃自身消极的因素,并将积极的因素转化为新的形式和内容而继续存在的周期。新的文化形态里,自在的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被保留下来,但不是简单地复归,而是在新的行为系统内具有新的結构和功能,成为更大程度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因素。传统文化作为人类自我解放的历史性成果是人不断追求自我解放的写照,是人类文化整体发展进步的阶梯。所以,从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过去部分,而非与现代文化毫无联系。只有完整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文化的独特性,才能坚定地在符合我们自身实际的道路上继续创造灿烂的现代文化。从产生、发展以及内在逻辑来看,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规定。从马克思的辩证法出发,传统文化是在现代文化建设中不断否定自身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继承其符合时代特征的部分,同时与现代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基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壮大与其实践本性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始终立足于实践,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再以创新的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活、转化、发展也需要在实践中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本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实质是文化形态的转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其出路在于紧紧围绕社会实践展开,其传承和发展、培育和践行都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总体思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全盘接收,而是通过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分析,更多地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建设中学以致用,更新理念,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于思想认识,落于具体实践,最后又归于精神世界,作为人们重要的精神力量源泉,化为人民群众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内核。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中华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推进器,使我们能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有力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反对“全盘西化主义”和复古守旧的保守主义。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根本路径,不能单纯地认为凡是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都是精华,糟粕已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被淘汰掉。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并非只决定于文化自身,文化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必然同时会经历一个过滤和筛选过程。“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混在一起”[4],因此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必须经过仔细地品味和咀嚼,经过时代的消化和吸收,仔细地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糟粕剔除,精华留下,使其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精神瑰宝,是对毛泽东提出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5]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详加辨析、取舍有度,因表现方式及内涵所指不同而分门别类、分层次、分方式传承,在扬弃中继承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丰富与发展起来的,因而其传承的具体内容和历史作用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甄别和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立场和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经历了儒释道等各类文化的汇聚融合,成为世界上持续发展、未曾中断、独一无二的文化样式,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仁、爱、礼、义、信的文化传统、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明德慎罚的伦理教化以及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都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广泛多元,包括深刻的政治伦理精神、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丰富的节日民风民俗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等,都是现阶段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因素的都属于精华,而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都是糟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在吸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进行思考、辨析与践行的结果,既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种守望、传承和弘扬,也反对社会上某些人所宣扬的那种盲目崇古、复古的举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善于运用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治国文化、修身文化、德行文化、正己文化等来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文化自信,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为人民服务。

(二)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发展要符合时代特色、推陈出新

不同的文化是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发展而来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一切文化发展的基础,它既是厚重的积淀,同时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更的。从时代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的现实选择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要具有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治国理念、理想信念、生态哲学等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符合现阶段的时代需要,要放置于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之下,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价值理念,正如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等。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意识形态发展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创新和交融发展,这样才能发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文化具有自发生长的趋势。文化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仍在呈现和人自然生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许多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指导原则。***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指导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6]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是一种不经变通而僵死的文化,要使其保持生命活力,需要永远与现实相关,不能只停留在它产生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價值正在于它是源头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对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这个时代、立足现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传统文化蕴藏的智慧中生发出与时代适应的新的诠释。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将其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立足当今时代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与创新,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对其进行当代阐释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传播体系并面向现代化转型,努力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在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中挖掘其具有的某种长效价值,适应现代人的精神诉求与文化需要,能够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直面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节奏,与当代人的文化脉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的多维度结构相协调,从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要正视文明交流、文化互鉴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开放、与时俱进的特质,能够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与发展自身。现阶段,既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发展,更要辩证地看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化解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确保我们的文化蓬勃发展。传统文化的强大底蕴使得我们的文化根基不会被轻易动摇,对外来文化的传入,不要过度排斥和恐慌,外来文化中也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内容,更不能不加思考的照单全收,应该吸取外来文化中精华的部分。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和共存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深层次的理想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文化标识。毛泽东一贯主张洋为中用,在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用织帽子来比喻,他说要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织中国的帽子,吸取外国有用的,用来丰富、改进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中国独特的新文化,他还说,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逐渐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外来文化快速涌入,中国文化也对外输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逐渐流入国外,要珍惜和把握文明互鉴的机会,鼓励文明和文化的交流借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多种文化的共通共融中进行转化,有效推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并在对话中完成自我升华,使中华文化在欣赏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同时努力展示自己文明中所具有的不朽智慧,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的交融中发展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与时代相交融、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党和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所哺育的中国传统文化。***总书记站在政治家与人民领袖的高度,多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高度肯定与赞扬,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7]。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发挥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作用,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文化和精神支撑作用,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8]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根源,文化自信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精神特质和精髓的总体性判断,是秉持对传统文化的科学、礼敬、继承、创造性推进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当前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外、网上网下不乏贬低中华文化、歪曲党的历史、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的言论,因此,要加大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的力度,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9]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站在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高度才能正确树立文化自信,否则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或各种文化具体的物化形态,无法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当代价值。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瑰宝,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同时,传统文化不仅要源远,还要流长,不仅要根深,还要叶茂,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辉煌的传统,更有赖于灿烂的现实。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指引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感官,其形成、发展和建设更离不开文化的引导作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更是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的价值观念。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指针,其为社会发展指明着正确的方向,同时受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传统文化的正确指引,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对传统文化的科学审视和辩证继承,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突出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思路和具体举措,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化人、育人,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并发挥其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形态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需要传统文化作为一種文化渲染,提供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铸牢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根基,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指明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不仅蕴含在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中,更是支撑着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0]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无数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包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智慧,直至今日文化中承载的思想仍然在哺育一代代中国人,后人可理解其蕴藏的精神、智慧和理念。流传至今的古代文物,其保留的文化信息仍然存在,它精美绝伦的技艺和艺术精神仍然在向当代人传达祖先的智慧。看看我们祖先制造的青铜器、景泰蓝等种种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制品,孕育着真正的工匠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正如***所反复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1]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价值指引,为凝聚精神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文化支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6.

[2]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4.

[4]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N].光明日报,2016-11-23.

[5]***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5

[6]***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

[7]***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2014-12-20.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5-136.

[9]***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10]***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

[11]***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1.

39025019082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