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及现实价值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要:文化心理学是通过将文化和心理结合开展研究的一门学科,该项学科对文化心理学在发展和提升方面有促进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和意义价值,通过三个方面对文化心理学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传统思想;人文主义

引言:文化心理学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转变为一门进行专项研究文化和心理的学科。开展现代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文化和心理结合的机制。通俗来讲,文化心理学是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象的调整以及表达,将其渗透到人类心理生活的一项学科,影响着生活环境、心灵交流、情感表达等方方面面。

一、文化心理学的理论

文化心理学早期形成在20世纪80年代。1982年,美国心理学家Kakar最先使用文化心理学,斯汀格勒在1990年撰写出版了《文化心理学:比较人类发展论文集》,从此成为文化心理学建立的重要标志。在1990年后,学者从不同层面对心理文化学的概念和延伸进行了探索研究。希维德尔认为,“文化心理学的真正目的是寻找永不会忘记的、不可分割的刻印在心理意义上的资源镶嵌。”坎特尔却认为,“文化心理学是展现人类对制度性政策产生刺激反应的一门学科。”观点存在差异,却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心理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上,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质,展现出来建构论的正确取向,在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中的解读和规定,展现相对论的取向,以及在心理和文化存在和發展话题上,应注意文化的流动性和社会、生活的塑造,展现出人文主义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观。

二、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价值

(一)保护心理现代化

根据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多数人的心理都是自然变化而得来的,其中包括跨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人的心理就是在文化塑造中形成的。总而言之,人的心理变化是自然变化和文化培养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心理至少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机制,例如,心理的自然机制主要包含生理机制和文化的普众性的形式和进化规律,其主要通过生物变化而形成,存在于不同文化阶层里的人当中,却有很多类似的自然机制。心理的文化机制,包含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品德修养、价值观以及审美水平等,其主要通过文化的积累沉淀慢慢形成,具有差异性,不同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机制。人类心理变化既存在现实也存在价值的因素。心理自然机制和内心价值层面主要通过依靠文化心理学、传统心理学等方式寻求解决。随着历史悠久的沉淀,累积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心理学为中心的思想,中国地域宽阔,导致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所以需要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去展开研究。

(二)促进心理学建设

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从苏俄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学习,不受中国思想传统文化的影响,将西方心理学替换掉的话,目前中国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近乎为零。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中国心理学专家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现有的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和研究所当中,心理学史的课程不提及中国心理学史,讲述内容为苏俄和西方心理学史,专门设立中国心理学课程的高校也不多,至今未列入心理学的主要课程。除《中国心理学史》和《中国文化心理学》这两门课程之外,其他的心理学教学课程内容皆为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导致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给自身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形成了对文化差异较小心理学模式开展研究,对文化差异影响较大的心理方式逃避的行为方式,无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模式[1]。一般观点认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是“舶来品”,含义为中国本无独有的心理学文化模式,只能向西方心理学学习借鉴。陆志韦曾说过:“中国的心理学发达历史之所以和欧洲西方形式相同,是因为自从汉晋后不存在心理学的研究者,唐朝虽然出现过心理学的研究者,但是多数沾有宗教的色彩,一直到宋朝,心理学仍是问题,迄今为止没有进步,没有完整的系统学习模式。”

心理学本身属于生物学的其中一种,是一门具有文化普遍适应性的一门科学,一切处于西方心理学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阶段,郭任远曾说过:“远离了实验室就没有心理学的存在。”中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传统思想,并一直流传到现在,但中国心理学的现代科学意义照搬西方心理学的传统,舍弃了中华民族古代心理学的传统,导致两个传统之间断裂现象的形成。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和中国现代的心理学思想之间的决定论、操作论、同元论形成了现在的西方科学心理学思想,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神秘思想、整体理论以及实践成果成就了中国心理学实践主义传统,但由于西方心理学所推行的科学主义思想贯穿了心理学界,导致中国心理学传统现象消失,所以不得已向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心理学学习。

(三)传承人性取向

在进行传统的心理治疗时专家认为自身的身心原因、外部环境是主要的心理疾病的原因。所以心理专家通过采用客观的态度,去发现有关心理原因的现象或者病态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例如,行为主义理论不同意从精神层面去分析疾病形成的原因,结合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去分析,认为心理疾病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而形成的,导致个人的认知能力出现紊乱的现象,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问题发生[2]。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也认为,自我的变化和疏离是形成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心理病因这一重大问题上,文化心理学应建立构建心理病因。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理念决定了文化理论治疗的多元性和相对性,即心理健康的程度是心理和行为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个体的存在价值也和其所在的生长环境相关,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和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与生长环境相关。因此个人的生活经验阅历不同,直接导致了社会环境的变动对心理造成的影响不同,即有多少类型的文化环境,就会形成多少类心理问题,由此可见,所谓的心理问题是建设社会文化的产物。传统的心理治疗方式主要受到客观价值、基础思想的影响,认为心理问题不只是存在一个非主观的病因为基础,而是具有一套合理、科学、大众化的解决方案和治疗手段。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疗办法,心理问题才会得到痊愈。因此,传统的心理治疗医生应多注重治疗方案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其本身的关注度不够。在心理治疗方案上,文化心理学的多元性、科学性决定了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文化心理学理念认为心理治疗并不能完全依靠现有的治疗技术水平,心灵疾患的治愈方式和路径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例如通过对个体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了解后,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办法。在文化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治疗的方式必须要从文化价值的导向进行出发,给予患者人性上的关怀,让心理治疗方式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带有更多人性的光环。

结论:文化心理学现在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各类各项文化都需要具备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按照本身的运行发展轨迹,内部的精神性质存有一定的差异,很难形成文化心理学的构建。应对文化心理学进行多元化分析,取之所长,避之所短。要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考虑现状,达到文化心理学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谢丹.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差异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8):23-24.

[2]刘奕彤.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J].现代职业教育,2019(27):116-118.

作者简介:郑丽霞,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