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余聪 任莎莎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人才市场的深刻转变,职业教育的任务正在出现深刻的变化。具体是把岗位技能培训转向培养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本文着力探索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存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对策,力争培养新型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人才
一、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传统重视的仅仅是知识传授到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再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方针和任务,以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宗旨的教育。从教育角度讲学生的素质属于社会属性,是在接受家庭和社会教育以及社会影响下形成的,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广泛体现在智力水平、文化理念、政治视野、心理素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探究未知领域的能力。在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它不同于传统教育,不仅要领会知识,更要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掘个人潜在能力,培育出既有全面知识又有特色能力,在某个领域现出特殊本领的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搞好素质教育,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短板
(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素质的培养
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个别教师以及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认为此类课程会占用专业学习的课时。这种片面的看法让实际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大多数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都停留在知识技能的“灌输”上面,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指导。这种教育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主动性没被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不系统,针对性不强
高职学校素质教育自教学内容上未能更加规范地展开规划,没能将素质教育内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以及身心素养等四个板块结合在一起并调动起来开展规划,仅仅是把一些有关课程收纳到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内容简单,未能形成比较系统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教育培养计划。把高职学生素质剖解为理想信念、民主法制素质、伦理道德素质、文明习惯培养、心理健康、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情况、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独立思考以及获取新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业务知识、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20个元素。国内高职院校也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但是依旧缺乏系统的教育,并且覆盖面还很低。
(三)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完善、不专业
高职学校素质教育师资团队能力弱不够健全,各个高职学校专门从事素质教育工作的老师比较少,缺乏固定性和专业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去协调管理,很多都是通过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或者一部分是由专业课老师担任,在素质教育中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以及专业能力都不平衡,直接降低了培养成效。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策略
(一)拓宽课外实践途径以素质育人
高职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发挥出实践教学本身的作用,依托实践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优化,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中对人文素质知识进行转化与深入理解,以此来综合作用于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第一,搭建校外实践培训合作体系。实践基地可以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可以是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参观学习、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创新指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寒暑假、课余时间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多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校园主题团日活动、志愿者服务、参观学习、社会调研等。设计调研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些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的思路及方法。通过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在高职学校内的课程设置基本是理论教学、生产性实践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岗位全面训练以及顶岗实习等构成,其中理论课的密度较大。为增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健全的课程系统,从人文素质显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两点着手。首先,显性课程重点包含必修课、选修课和各类方式的讲座,重点通过课程的讲解直接给学生展开人文素质教育意识以及人文精神的养成。隐性课程主要包含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校训、规章制度和校园活动等不太正式的表现方式,这样的方式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潜在的熏陶。在学校企业合作的情况下,增大了隐性课程的范畴,能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全面融合,使学生在学校内就接受到职业化的教育,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教師队伍素养和教育水平
对高职学校的人才来讲,素质教育的根源是老师,因此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老师的素质教育能力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在培养的时候存在很多情况,例如实践的协调、资源的调配等,也都能够使用网络信息科技展开处理,例如公开课程、微课等等。此外,还能够运用对应的评分软件,通过高职学校设立对应的奖惩体制来推进老师的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谷鹏磊. 基于素质教育的“适性教育”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 2019(18)
[2]赵本纲. 新时代高职学生“三创”素质教育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20(07)
[3]丁英平,陈霞. 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突破之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12)
[4]王彦玲.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 2020(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