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企业TTT模式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

时间:2024-08-31

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双高计划”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校企融合、平台共享、方向拓展”312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学校平台+岗位方向”的课程体系,引入“三加权”考核评价模式,提高教学评价科学性和客观性,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确保教学的高质量。

关键词:TTT模式;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1 研究背景

现代职业教育是开放教育和合作教育,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合作发展为动力、以合作育人为模式、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合作就业为目标”,众多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探索,如早期的丰田T-TEP技术班、一汽大众TPQ等,到近期的宝马BEST、通用ASEP、中德SGAVE项目等,这些不仅提升了学校汽车专业的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高职院校纷纷开展课程建设改革,如南京交职院汽车运用专业的“项目化课程开发”;上海交职院的“188项职业能力课程开发”等。国外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形式众多,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工学交替式”。这些校企合作在课程建设上能结合自身特点,企业积极参与课程建设,这些有助于借鉴和指导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一是没有根据自身软件和硬件设施进行课程改革,而是盲目的借鉴企业教材;二是专业课程建设只有少部分老师参与,导致课程建设后无法有效实施;三是没有遵循“能力为重”原则,只追求技能训练,而没有把知识、技能、素养融入其中。

2 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校平台+岗位方向”的核心课程体系

为解决当前教育过程中,课程与教学实际脱节等问题,通过对项目教师培训,与企业师傅携手联动,引入校企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构建“学校平台+岗位方向”的课程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学校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课程、校园特训和基地特训课程、企业顶岗实习课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职业素养类课程、通识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及实践类课程、企业实践类课程等。其中第二学年课程主要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主,第三学年以企业课程为主。通过企业真实情境实训,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习生产力基础。

2.2打造“金牌技师+金牌讲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按照“从企业培训取真经,向教学课堂传真道”的路径,基于“TTT”的培训模式,围绕培训目标,组建专门教学团队,定期选派团队成员参加合作企业组织的教学方法和新技术培训,获取企业认证证书,实现技术与岗位同步、实训室职业氛围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目标,开展教学团队之间的轮训与内训,促成技术向全体教师传播,把教师真正培养成“金牌技师”。然后,教师团队对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岗位要求和培训内容,设计课程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目标之间的完整对接,通过行为训练、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头脑风暴、课堂提问、课堂演练等教学方式,完成“金牌技师向金牌讲师”的华丽转变,使培养目标呈阶梯式递进,非常清晰。

2.3开发“能力为重”的核心课程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就必须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提升学生的技术和技能,就需要有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接近企业一线的真实工作情景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与职业标准、岗位能力、技能大赛相融合的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内容建设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要求、课程实施办法、课程考核、教材编写要求等,由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实施。为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课程内容建设中一方面将国际化的新能源行业操作标准和规程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探索将职业技能训练课与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模式。

2.4构建“三加权”的考核评价模式

遵循“真实职业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原则,按照“教学内容与岗位职责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评价与职业发展对接”,采用“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规范化”的方法,以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岗位迁移能力等为指标,实现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构件多元化多维度的“三加權”评价模式,即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加权、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加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加权。各部分评分均可在学习通平台完成打分。按照“三加权”考核标准获得学生个人综合评价表。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解决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汽车先进技术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

目前高职汽车专业教材内容落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教学理念落后于企业培训体系,任务目标无法满足岗位需求;企业具备教学资源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但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假融合,校企合作带来了最新的技术、理念等教育资源。

3.2解决培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在教学实施时关注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通过学生能力分层、目标分层和评价分层来实施,设计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以及适应其需求的学习内容,根据学情分析动态地调整学习路径,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汽车智能网联化服务能力。

3.3解决教师及时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难题

教师是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将自己在专业领域获取的新技术、新方法或科研成果、研究热点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此外,教师通过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应用到所授课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无论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本项目实施以来,团队成员认真修订完善了相关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2门,合作编写出版校本教材1本;申请相关课题2项,发表相关论文1篇,教师参与教学能力比赛4人次;学生获得各类技能大赛奖项3人次,“1+X”考证通过率 99%。课程教学评价中,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均获得好评,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付立红. TTT培训模式的实质及应用要点[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8(020):91-92.

[2]张链, 郑宁, 朱海娜,等. 高职院校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08):9-12.

[3]胡苏瑶. 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 2018.

[4]吴喜骊, 蒋芳.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 2018, 19(03):50-52.

基金课题:2020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基于企业TTT模式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课题号:JGYB202028,主持人,吕琳)。

作者简介:吕琳(1988-),女,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