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爱触动孩子的心灵

时间:2024-08-31

杨梅清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进而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方法

我国的信息平台出现了泛滥化发展的现象。这就导致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那些不良信息和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产生伤害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面对世界的观点,正确处理接触到的不良信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一、影响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俗话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家长和家庭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能够影响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家庭因素[1]。原生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比如说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和亲戚之间的不和谐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对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抗拒,造成学生孤僻的性格。这些都是家庭因素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家庭对于学生影响的重要作用。

(二)环境因素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心理和身体都没有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说,环境对小学生能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说学生在一个学风散漫,没有纪律的班级中进行学习时,即使一开始学生的表现是最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会慢慢适应班级的氛围和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不仅仅是学生对环境的妥协,而且是学生心理状态发生的变化,学生面对陌生的环境需要交朋友或者说需要让自己看起来合群,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环境因素对学生能够进行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

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方法

(一)构建轻松有爱的教学环境,在情感上将两种教育理念融合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学时,需要构建轻松友爱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主动的接受教师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

比如说班级内部一开始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是过于严肃认真的,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关心。比如说对家庭环境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通过一些手段帮助学生,教师可以将自己用过的教材或者教辅送给学生,如果学生的自尊心较强的话,教师可以将用过的教材或者教辅通过家长转交给学生。教师也可以主动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等等。对于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教师可以注重对这种学生的情感重视,教师要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构建轻松友爱的教学环境。比如说教师在德育教育课堂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请学生积极将生活中发现的德育事件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回答相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的就是即使是轻松友爱的教学环境,教师也应该保证自己的教师威严。这样能够帮助教师管控课堂教学进度,同时避免出现学生和教师过度沟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现象。

(二)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实现家校共育

在教师保证德育教育课堂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中的课堂氛围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进行积极影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班级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实现家校共育的教育目标。其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不同的,所以要将两种教育理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德育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全体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也是促进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就是具有性格差异的不同学生个体,帮助不同的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提高。通过融合两种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所以在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时,教师应该将两种教育理念进行结合,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需要将班级内部的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分析和研究,分析学生性格中不好的精神品质形成的原因,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影响程度。同时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之前,需要和家庭联系,共同确定家校共育的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三观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将两种教育融合起来时,教师可以在了解家庭情况时,和家长一起制定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同时在分析学生性格特点时可以将德育教育目标渗透进来,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精神品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办法。像教师在联系某位班级内部孤僻胆小的学生家长时,发现学生家长的夫妻关系不和睦,教师在制定家校共育的德育目标时,首先要改善学生胆小不爱说话的情况,帮助学生缓慢进步。同时教师应该向家长说明情况,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之后教师可以每天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系,最终促进学生改正胆小孤僻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成为勇敢健谈的人,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德育教学课堂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德育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分支。传统意义上德育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的,再加上小学德育课堂相对于心理健康课堂的数量较多,所以在小学德育教学课堂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课堂活动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说教师在讲解诚实是有文明有素质的学生必备的品质时,可以举出一个拾金不昧的生活小故事,也可以讲王婆卖瓜的反向小例子,向学生证明诚实的重要性。教师在讲完故事之后,可以询问学生如果看到拾金不昧的主人公或者看到王婆你最想和他(她)说什么,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但是学生的答案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出对具备优良道德品质的人的尊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结束语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但是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对学生时的教学方式和组织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教师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学时,应该以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为导向,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竻祥.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J].青年时代,2020,(2):54-55.

[2]邱原鸿.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融合[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5):130-1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