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郑永武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体制不断的推进与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念也正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其中,主要的教学工作不但需要给予学生系统地讲解基础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整体综合素质。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从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层层推进教学的进度,将每一个教学工作的环节相关联,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更大地提高。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教学策略做出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引言: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高效性,应当及时的改变和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和方法时,促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创设的因素
首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充分明确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增强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并积极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积极面对、分析问题,拓展学习思维,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去解决问题。因此,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老师应当确立教学的目标,尊重学生在学习道路中的观点表达,以此融入教学的内容设计中。
其次,构建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创设教学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并在老师精心构建的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充分集中注意力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并在不断地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发表自已的观点,同时在学生之间发表对知识探究的观点时,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拓展,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老师强化了教学活动的内容时,还需要构建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交换各自掌握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时,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2提高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1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培养,使教师能够做到让学生深刻的进行学习和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让教师和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中,降低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促使教师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地发展。以此能够正确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提高和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自信心[1]。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中,为了能够有效营造出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表达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想法,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得到有效拓宽,比如,在这一节课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现象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如:学生体重的增长和减少的现实情况,老师就可以运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学生体重的变化。小王同学的体重相比较于上周一共增加了3kg,小刘同学的体重相比较于上周一共减少了2kg,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示出学生的体重增长值,老师运用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来体现体重增长值。经过老师所举例子的直观呈现,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依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现象,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构建教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且对于全新的数学知识,常常存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因此,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构建教学情境,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老师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集中趋势》中,老师可以结合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比如,对于平均数的知识教学时,老师可以构建问题情境,将问题直接引导出来,并通过对比的形式。如:小王同学的各科成绩分别为英语85,语文78,数学85,历史73,小刘同学的各科成绩分别为英语73,语文80,数学82,历史83,问小王同学和小刘同学哪位的平均成绩比较高?通过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的进行解决,从而得出相对应的答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掌握这一节课的知识,老师可以进一步强化问题的内容,如:英语,语文,数学,历史四科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那么在计算小王和小刘同学的平均值应当怎样计算?通过强化问题的引导,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种问题时会感到一定的好奇,老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加权平均数的含义,以此让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认识,从而在老师进行问题的解决时,学生能够有效区别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3组织教学活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有效地开展,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学习的意识。并且,学生深入地探究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时,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为了能够更好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而在小组的成员分配上,能够促使学生在互相帮助学习的小组氛围中,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以此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中,老师就可以组织教学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依据多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旋转图形的设计,其中可以运用到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式进行图形的设计,在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中,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身想法,并在小组内成员共同进行图形的设计之后,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图形设计的经过和运用的具体方式,以此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通过结合每一位小组成员的想法,设计出比较特别的图形,并在学生进行图形的形成过程解答中,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得到增强,并且在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结束语:总之,在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设计时,应当依据每一个学生实际的知识学习情况,进行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计与完善,并在老师的教学进度引领下,培养每一个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方廷.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
[2]田海燕.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8).
[3]鲍柏芝.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中旬),201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