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时间:2024-08-31

张秋月

摘要:日前,新课程改革脚步越来越迅速,小学语文教材在传授知识之际,应有效结合趣味性与教育性,从而高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能动性,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切入点,积极探讨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以期能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

引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教育界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小学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现阶段,诸多教育家均跻身于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行列,针对小学语文教材展开了全面分析。有人认为小学教材应侧重教育性,而有人则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更要侧重趣味性。下面,本文就细致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并提出了融合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其教育性主要就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针对于教材展开讲解,令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汲取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要依托语文教材而呈现,若想切实展现教材趣味性,则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语文修养,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语言文化,并且感知语文学科的魅力,对文学探索保持向往之情。

小学语文教材趣味性,包含了小学生学习游戏、学习幽默以及学习想象力等诸多内容。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时的关键驱动力,可从侧面培育小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发散小学生语文思维。有关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主要就是体现在教材的本身内容上,如文本故事性、诗歌故事性,通过学习句子、词语,促进学生认知文章内涵,感受文章内核,进而融入更广阔的语文世界,增强语文学习综合能力。[1]

二、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间的关系

因小学生天真浪漫、活泼好动,在心里比较反感一些刻板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所以,在素质教育时代,小学教学理念也应及时变更,力求契合学生学习心理及认知规律。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需要积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打破固化的教学方式,以便将学生带出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死胡同”。在小学语文教学时,如果能巧妙地融入趣味性,便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令整个教学活动愈加饱满,在保证教育性之际增添趣味性,进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品质。

三、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的途径

1.师生协同建构多元语言表达形式

为了切实展现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及趣味性,教师就应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表个人观点,进而促使师生能够共同了解彼此的想法,共同探索语文学习之乐趣。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查缺补漏,找出自己在学习语文时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弥补遗漏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等内容时,由于这一部分文章具有超强的故事性,为了突破固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开设情景剧表演活动,以此强化学生对文章人物心理、文章人物情感的认知。[2]在情景剧模式下,学生可以跟着事物脉络进一步探索文本发展走向。由于情景剧表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所以学生的热情很容易就会被调动起来,促使其投入所有精力到情景剧表演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也相对显著。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当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之际,一定要注重应用生动的语言,否则只会带来枯燥感。

2.全面培育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际,挖掘教材趣味性及教育性价值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指导学生分别从理性角度、感性角度思考语文知识点。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面认知事物本质,并善于应用辩证的眼光分析事物,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探索事物,敢于大胆质疑。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探索同样的问题,进而令其产生不同的答案,强化学生语文思维,令其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敏。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是千古名句,在起初欣赏这些诗词的时候,学生只认为这是在描述“山脉”。然而,教师就要知道学生通过文字表面去挖掘诗词的内在含义,以便能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事物,进而得出更全面的观点。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画杨桃》,就近取材拿来学生桌子上的“桃子”,把“桃子”摆在桌子上,让学生听从自己的内心,描绘一下这个“桃子”的模样。这时候,与桃子面对面的学生看来,会认为桃子是圆形的物体,特别的“鼓”,就像一个肚子涨气的小鱼鼓着身体一样。然而,在桃子侧面的同学眼里看来,桃子的模样与尖核桃的模样极其相似,仿佛是一个长满了果肉的尖核桃,看起来是椭圆形的。这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同一个桃子在不同学生看来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思维空间会更加开阔一些,进而锻炼其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合理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实践作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保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预留的作业无非就是让学生抄写。长时间下来,导致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即使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常常抱有应付的心态,不会巩固到语文知识,也不具有实质性作用。然而,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设置实践性作业,便可打破学生厌烦语文作业的情绪状态,令其主动完成语文作业,并乐于面对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难题,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与他人共同合作等方式尽早地完成作业。[3]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完成作业了,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激励其继续学习语文,为日后在语文学习方面获取造诣夯实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若想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首要任务就是结合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及趣味性。参照学生特点,响应语文教学改革的号召,通过多元教学方式,培育學生理性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井遐龄.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2):17-18.

[2]朱群侠.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3):137.

[3]于海昕,周春玲.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的原因与实施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8(14):115-1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