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采集开发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4-08-31

刘春华 陈阳 胡大敏

摘要:本文作者明晰地论述了地方文献的科学理念、及其文献特点与意义,立足互联网+的新时代,在联盟合作互动背景下,提出了地方文献采集、整合、管理及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供业内人士交流和借鉴。

关键词:图书馆;地方文献;连续性;整合;开发共享

近些年来,尤其是国家社科十三五规划与十四五规划的交接之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探索。传播学有一警句——地方的、特色的,才是民族的和世界的!尽管如此,一些中小型图书馆仍然矫枉过正,太关注评估指标的馆舍建筑、阅览面积及数字化水平,却大大忽视了“地方文献”的采集、整理开发与应用。[1]这是一种偏激倾向,不利于馆藏布局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同时,也不利于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服务,不利于图书馆走出承前启后多元化文献建设之路。

一、关于地方文献的科学认知

古今中外,对人类文明的记述,即知识产品,我们称之为文献。另一说,记录有知识信息的所有载体,都叫做文献;那么,何谓地方文献哪?西方图情学者如下定义:所有涉及一个地方的一切出版物,不论他们的出版地是哪里,一律统称地方文献;然而,在大陆本土,国内学者有着更为详尽和接近严谨的定义和描述:现如今大家一致认同的地方文献就是:记录某一行政地区(含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知识信息的全部载体。拓展开来,在文献的内容上有地方乡土气息,有地域语言特征;书籍涵盖的范围有: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交通、医疗、环保、风土人情等;涉及的形式种类有:图书、期刊、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碟片、拓本、文稿、契约、手稿、书信、日记、印章、印模、海报、小册子等。[2]

二、地方文献的鲜明特点

2.1舆图上的地界性

地界性是地方文献最突出的特点。原则上以行政区划为准,但实际操作以大众的习惯和需求为准。也内人士都认为,只要具备着仪属性,文献便可以确定为——地方文献的范畴,而不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诸如:文献载体、文献形式、责任人、出版地、语言语种等等。具体说来,舆图的地界性,就是文献所记录的事物、现象、史实、人物活动等,必须是专指的地界版图之内,或者与此地界有着密切关系。为其如此,它的内容必须是反映了特定地界的历史资讯和现实资讯之全部;它同时必须是反映特定地界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历史沿革、时代发展、极其当代现状。此外,还有两种情况也应划为地方文献类别。其一,虽然文献内容没有发生在本地,但却与本地直接关联,如:本地工商联与海外的互动;其二,文献内容发生在外地,但能够对本地产生影响,如:老少边贫地区的扶持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等等。

2.2史料上的学术性

毋庸置疑,地方文献仍然是我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某一地方之全史”。作为历史文献的组成部分,理当应具备学术价值和佐证价值。那么,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统计报表、简报、儿歌、民谣等就不包括在内拉!小说、诗歌课化作文艺作品范畴,也排除在外![3]但是,描述本地区、某一地区的真人真事、或以某一地区事务为基础素材的现实主义作品,或揭示某一地区的社会问题,或表现出地域的方言特色,如:报告文学、传计文学等应列为地方文献类别。如:《杨靖宇将军》、《智取威虎山》、《于凤至生评史迹》、《雁鸣湖畔》、《书海扬帆》等等。

2.3内容上的综合性

地方文献,它是对某一特定地区(如:东北、西南、晋察冀、鲁南、长三角、港奥台)的自然、社会、科技、人文事物的历史与现状所进行的综合性记录,它所涉猎的方面十分庞杂。在自然环境方面,它能够反映某一地区的天文现象、地质水文结构、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物种与资源;而在社会环境方面,它则反映出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地方政治、社会结构、英雄人物、地方文化,以及民族、宗教、民俗艺术等等,全方位的引领,避免了一叶障目的狭隘!

2.4结构上的系统性

地方文献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

第一,地方文献在产生的形式上,它是伴随时空向前发展的客观现象。如同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它是为满足某种社会需求而不断的累积、融合、保存起来,并且,这种可持续的文献需求,越来越科学与发达,(纯纸张、竹简、塑料、棉麻绸缎布的文本、电子书刊的光电磁、网络数字化资源。。。)一言以蔽之,只要社会正常运行,地方文献的产生于丰富就不会终止。[4]第二,地方文献在内容上,是有机的统一体。地方文献,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任何一种都有一条逻辑主线。它是不端补充完善的过程。馆员责任者可持续地补充和保护之。他们或者按主题、或者按任务、或者按出版地、或者按民族族属等,进行系统的回溯建库。例如,对东北满学的研究,有的图书馆是分三个时间段来分别建库的:1949年以前的自然发展阶段;建国以来至党的十一屆三中全会,属于缓慢发2展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为满学地方文献的跨越式发展阶段,例如,新的《续满文老档》,此地方文献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阅读视觉。

三、地方文献工作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问题

3.1首先,在市场经济驱动条件下,文献保障体系并未完全架构起来。地方文献,常常触及内部文献、内部档案、地方志、史志灰色出版物、公开出版物等多种文献。单凭购买是不能够收藏完整的!由于典藏它不仅是购买力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许多文献资料是非商品。那么,如若要将征集地方文献演化成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有关行政部门就应出台具有地方政策法规性质的“呈缴本”制度,以确保各地基层绝大多数单位的倾力支持。

3.2其次,地方文献征集入馆后,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在国内各地信息中心地方文献采集问题上,学者们对地方文献划分标准认识不一致,对典藏重点不很明晰,致使各家馆所典藏起来特色不鲜明、而且结构和内容也不系统;再由于地方文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可能用图书分类体系来规范与管理它,大多数地方文献为分散的馆藏,缺乏科学与精准的管理;

3.3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同时缺乏既往开来的人才储备。

纵观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虽然有着博大深远的优良传统,但专门人员并没有对此深入探索和传承,对区域的实践工作没有系统总结,很少开专门会议进行交流与辩论,专门研究人员存在缺失现象,对此种理论落伍、人才缺乏问题,亟待业内从上到下的普查和关注,务必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使得在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今天,地方文献能够从容地阔步前行。

四、新时代图书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可行性对策

4.1采编馆员从专题入口进行系统征集

同一专题的地方文献,可以接近全面的反映某一专业的动态,在学术价值上与民间的散轶的文献比较,更具有典藏和开发的价值。为此,文献资源建设部馆员务必要确保专题文献的连续性、多样性和成套书刊的完整性。以利于为学科学术研究提供先行研究的强有力支撑。切记,持续跟踪采集、差缺补漏,以文补文,拓宽馆藏资源品种的丰富性,例如:关于“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的完整典藏,文献种类应是11种,印本册数精准为16册。笔者认为,只有收藏完整,才更能体现它的学术功能。诸如:宗族谱书系列,《曹氏宗谱》的数字化,它的意义在于:只有在谱书里,才可查证曹雪芹祖籍辽阳,后迁沈阳,原属汉军旗,后改为满洲正白旗。[5]再有,只有在《盛京时报长春资料选编》当中,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才可以梳理出完整的伪满时期长春社会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外交、民俗等模块的资讯。

4.2大力尝试构建协作征集的网络平台

各家图书馆在征集地方文献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单位是社区、村屯,以及文化研究机构。由近及远地毯式征集,避免征集的疏漏。同时,各类各家书馆之间,也应在文献采集和保存上建立长期的“合作联盟”,开发网络平台,通过馆际通阅等实践活动,加强馆藏品种、数量、珍本、善本方面的交流和研讨。[6]待条件成熟时,各馆分解任务,分别有所侧重某大类特色地方文献的收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与科学配置。设置可以联合各地的档案馆和博物馆来协作联盟。不断完善典藏的文献的规模。

4.3充分发挥人力和硬件优势,整合文献开发应用

图书馆是人才储备库。既有多语种的馆员又有学科馆员,尤其是史学模板这块!基于人才优势,各家馆完全能够胜任地方文献整合与管理的使命;现代化的公共馆和高校馆,在新的时代,都进入了网络编目与大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时代。设备更新速读快、高科技化精准化,凡此种种,都有利于“地方文献”的典藏、整合、分析、管理与共享!

综上所述:总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作为个类型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于新时代,更应加以重视和完善。地方文献的挖掘、保护和研发,作为馆藏特色的标志物,亦当可持续拓展和创城下去。笔者认为,在保“品种”压副本的大原则下,实体馆藏仍然要多典藏一些复印本、影印本和真迹等;地方文献,它昭示某一地区的历史沿革和特色文化,诸如,陕北地区的“红色文化”文献,满族人集中地区的“萨满文化”文献,吉林省通化地区的高句丽文献等等,它们都是招牌地域文献和稀有文献。一句话,将沉睡的地方文献整合开发出来,是图书馆几代人要持续担当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孙慧明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的搜集与管理工作图书馆论坛2003(4)

[2][3][4]金沛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M]北京:北图出版社2002.1月1-5页

[5]黄梦洁黄炜宇当代民间文化收藏与发展策略[C]数字出版对文献建设的影响2014。10

[6]傲俊新时代高校馆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意义[j]考试周刊2018.第92期

作者简介:

刘春华(1970-),女,九台人,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高教情报,已发表论文近20篇;电话:1850431723418804301999;

陈阳(1978-),女,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高教情报;

胡大敏(1966-),女,德惠人,长春师大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圖书情报。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