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策略初探

时间:2024-08-31

胡艺凡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社会风貌。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长期培养社会建设者的重要教学力量,研究如何提升其教学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首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最后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双重视角,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策略

一、引言

“互联网+”是指在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传统行业”,即依托信息和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与特点,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进而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互联网+”通过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传统行业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而形成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良好局面。通常认为,“互联网+”具有六大特征:一是跨界融合。二是创新驱动。三是重塑结构。四是尊重人性。五是开放生态。六是连接一切[1]。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影响学生成就的信心,是教师对自身组织和推进课堂以实现预期目标能力的信念[2,3]。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职业特征的敏感指标,可预测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业成就,与教师职业满意、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并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动力[4,5]。研究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只有在正确认识时代特点,合理分析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相对正确、合理的结论。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与互联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尊重人性,营造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氛围。此外,高校的青年教师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由无到有、由贫瘠到繁荣,这些都会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对教学模式产生影响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的时间约束与空间约束得到极大程度的松弛,进而容易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举动。具体到高校教学,“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以网络课堂、MOOC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丰富了教育模式的广度,为新时期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纸质化、单项化,教育资源相对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感、甚至焦虑感,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对容易产生困惑感与倦怠感[6]。“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广泛依托互联网资源,为学生个性化提供学习资源,针对性设计学习方式,差异化分配学习时间,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二)对专业发展产生影响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渐进式的成长过程[7]。一方面,传统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模式多为“单兵作战”、“师徒式合作”,这些模式在面临高校教学改革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时,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随着时间增长,甚至会出现专业认同感不增反降的现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是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了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设计的选择机会与实践平台。二是“互联网+”的开放生态,更容易引导高校青年教师跳出原有的小圈子,在交流、沟通、共同提高的过程中,增强教学自信心与专业认同感,进而提升其教学效能感。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需要学校和自身双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校作为青年教师的工作平台,对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作为教师自身而言,只有有主动作为的内在动力,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效能感的提升。

(一)學校层面

第一,提升创新性教学的组织与培训力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活动,使其在任教初期明确努力方向,拓宽思维模式,缩短教学能力形成周期。

第二,构建浓厚的集体效能提升氛围,引导青年教师形成“集体作战”的学习与进步思路,以点带面,实现“个人促进集体,集体带动个人”的良好局面。

第三,合理科学设置考核与激励办法。通过设置考核,向青年教师适当传导压力,在教学倦怠感出现苗头时,将其消除溶解。通过合理设定激励,激发青年教师主动提升教学效能的积极性,使其在教学工作中具有相对明确的短期目标,逐步释放其教学潜力,进而提升其教学效能感。

(二)个人层面

第一,青年教师要坚定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是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事业价值的基本认识,是青年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关键。只有具备坚定的教学信念,才能由内而外、自发性地增强自身责任感与自豪感,积极有效、长期稳定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青年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勇于探索,不畏惧暂时性的挫败,在不断学习实践中积累经验,转变传统的“孤军奋战”式的教学理念,如学习运用MOOC、微课堂等具有“互联网+”时代鲜明特点的新教学手段。

第三,结合时代文化特点,提升沟通能力。青年教师相较于资深教师,与学生年纪相差较小,在代沟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运用合适的沟通技巧,在课堂上乃至课后生活中,相对容易融入到学生群体,进而起到较好的思维引导作用。通过思考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接受特点,用相近的文化印记吸引、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友好的“教”与“学”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的教学认同感与自信心,进而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崔丹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7):105-106.

[2]G ibson S,Dembo M.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4(76):569-582.

[3]T schannen-Moran M,Hoy A W,Hoy K.Teacher efficacy:it’s meaning and measur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8(2):202-248.

[4]辛涛,林崇德,申继亮.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教育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36-40.

[5]屈卫国.教师效能感与教学效果的关系[J].教育科学,1999(4):42-44.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